Nvidia GTC 原本一年或者半年一次,但今年算上这次在DC开的已经是第四次了,前几次分别在圣何塞、中国台北、法国巴黎,覆盖了亚洲、欧洲和北美,已成为 AI 领域的重要盛会。
本次2025 GTC DC,依旧老套路黄仁勋的 Keynote演讲介绍了 NVIDIA 在 AI 时代的技术愿景,还推广了他的芯片进展和核心产品如 Grace Blackwell NVLink72 平台、新的计算模型,基本坐实了AI工厂成为新的基础设施,而英伟达就是这个AI时代提供设施和工具的王者。
但,最重要的是,本次GTC介绍了三个全新的产品,对通讯、量子计算、L4自动驾驶等多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新产品极大的拉升大家对英伟达的期望,也铸就了全球第一家市值超过5万亿美元的公司。
所以,本文基于演讲等内容总结和归纳这三个产品,分别是什么,能做什么。
6G ARC布局未来AI通讯基站
NVIDIA 宣布一个新的产品线,名为 NVIDIA Arc (Aerial Radio Network Computer)。Arc 由三个基本新技术硬件构成:Grace CPU、Blackwell GPU 和 ConnectX Melanox Connect X 网络。
这个产品能够同时支持6G无线通信和进行AI 处理,也就是一个AI通讯基站。这也只能英伟达敢想了,基本上真正把AI计算能力,当成通讯了,看来未来我们不但要交通讯费还需要交AI费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英伟达股价为全球第一家冲上5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通过大规模提供分布式边缘 AI 推理,为电信运营商构建战略基础设施,开辟新的高增长领域。
Nokia 合作:Nokia(全球第二大电信制造商)将与 NVIDIA 合作。
Hyperion 10:L4 自动驾驶开发平台
NVIDIA DRIVE AGX Hyperion 10 目前推荐的硬件开发平台:
- 采用两片Thor芯片,算力为2,000 FP4?TOPS(1,000 TOPS INT8);
- 采用NVIDIA DriveOS? 作为自动驾驶操作系统;
当然,英伟达表示DRIVE AGX Hyperion 10 采用模块化和可定制设计,允许制造商和自动驾驶汽车开发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
通过该平台和相关的传感器套件架构,开发者们可以快速低成本上手。
算法软件方面,英伟达表示采用VLA模型来做L4。
这个推理 VLA模型融合了视觉理解、自然语言推理和动作生成,使自动驾驶汽车能够达到人类水平的理解。通过在车辆中运行推理 VLA 模型,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实时解读现实世界中微妙且不可预测的状况,例如交通流量的突然变化、非结构化交叉路口以及不可预测的人类行为。
将有Lucid、奔驰、Stellantis 等主机厂采用。自动驾驶供应商Avride、May Mobility、Momenta、Nuro、Pony.ai、Wayve 和 WeRide等也开在开发使用在卡车领域,Aurora、沃尔沃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 Waabi 正在开发搭载 NVIDIA DRIVE 平台的 4 级自动驾驶卡车。
最重要的是在本次GTC上面,英伟达宣布与 Uber 合作,将在2027年开始部署Drive Hyperion 到Uber上面,目标是未来Uber有10万辆采用英伟达方案的自动驾驶车辆。
之前从小鹏跳到英伟达的吴新宙,我以为在L2+这么卷的市场已经很难有建树,谁知道他开辟了一个L4战场,不的不佩服人才确实是人才,能够引领和带动一些东西。
CUDAQ和NVQLink打通量子计算
之前我也想了想,AI时代英伟达王者地位估计没有人能够撼动,唯一能够撼动的就是接下来的量子计算。
结果,这次GTC英伟达推出了NVQLink,是一个新的互连架构,将量子处理器直接连接到 NVIDIA GPU 超级计算机。另外,推出CUDAQ,这个东西可以协同 QPU(量子处理单元)和 GPU 工作,让现在的CPU和GPU与量子计算机无缝无延迟的合作计算。
英伟达表示未来,量子计算不会取代经典系统,而是将融合为一个加速量子超级计算平台。该架构能够扩展到未来数万乃至数十万的量子比特。
参考文章以及图片
- NVIDIA-GTC-Washington-DC-2025-Keynote-ppt ?英伟达
*未经准许严禁转载和摘录-获取本文参考资料方式:
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可以下载公众号海量参考资料包含以上参考资料。
1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