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凌方,编辑 | 章涟漪
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浪潮下,车载声学已不再只是传统音响系统,而是逐渐成为定义未来出行体验的核心配置。
在此之下,涌现出一批新的供应商,瑞声科技便是其中之一。它以三十年技术积淀为基石,完成了从消费电子声学巨头到车载声学领航者的转身。从深圳的微型蜂鸣器小厂到全球前十大车载音频供应商,瑞声科技的成长轨迹,是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过程的缩影。
2025年10月28日,瑞声科技以「想象例外」为主题的AAC感知技术峰会正式启幕,向业界展示了其在汽车领域的全新布局。
圆桌论坛中,瑞声科技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声学在智能汽车时代的价值重构与未来走向,揭示了声音技术如何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塑造未来出行体验的关键变量。
01从小厂到全球声学巨头的蜕变
1993年,潘政民、吴春媛夫妇在深圳创立了瑞声科技的前身“深圳远宇”,起步时仅是一家生产闹钟蜂鸣器的小厂。1997 年成为瑞声科技发展史上的关键转折点。当时,摩托罗拉的原供应商因投入产出比不达标,拒绝为其新机型研发配套的微型声响器。
瑞声科技果断抓住机遇,切入摩托罗拉供应链,拿下了数亿美元的订单。然而,机遇伴随着严峻的挑战:订单附带一个苛刻条件,必须在半年内攻克当时由日本企业垄断的受话器线圈缠绕技术。
面对技术壁垒,潘政民回国后迅速联合声学领域的资深教授,组建攻关团队,仅用15天就成功研发出相关技术,不仅圆满达成了摩托罗拉的要求,更一举奠定了瑞声在国际声学领域的技术地位。凭借摩托罗拉这一“金字招牌”,瑞声科技迅速打开了全球高端通讯公司的供应链大门,并于2005年8月9日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
随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到2008年,瑞声科技已实现MEMS麦克风和触控马达的量产,跻身全球前五大手机供应商。2010年,随着苹果iPhone 4s的发布,瑞声科技凭借良好的产品品质与超高的性价比,成为核心供应商之一,迎来了业绩的爆发式增长。2016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155.07亿元,净利润40.25亿元,利润率高达26%。
截至2023年,瑞声科技已成为全球微型声学、精密光学、电磁传动、MEMS传感器等领域的头部企业。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全球每三部手机中,就有一部有瑞声科技的身影。
02进军车载赛道,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当消费电子市场格局渐趋稳定,瑞声科技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汽车产业,尤其是智能电动汽车带来的全新声学战场。早在2018年,瑞声科技便开始布局车载业务。2021年,瑞声科技正式成立独立的汽车事业部,系统化地推进车载声学与光学解决方案的研发与落地。而真正让其在全球车载声学领域实现“跃迁”的,是关键的战略并购。2024年2月9日,瑞声科技完成对比利时车载扬声器企业Premium Sound Solutions(PSS)80%股权的收购。
PSS是一家拥有50年历史的欧洲老牌汽车声学企业,客户涵盖奥迪、宝马、奔驰、路虎、别克等主流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达15%–20%,在中高端市场优势更为明显。此次收购不仅让瑞声科技一举站上世界一流音频厂商前列,更构建起行业首个集硬件、软件、算法、调音于一体的全栈式车载声学解决方案能力。
2025年6月12日,瑞声科技再度出手,完成对河北初光的控股收购。初光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是业内领先的车载前装麦克风模组供应商。其麦克风模组在30Hz–10kHz频响区间内灵敏度波动小于5dB,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50%,能显著提升语音识别精度与主动降噪效果。此外,初光产品防水等级高达IP69K,远高于常见的IP67级别,更能承受高压、高温水流的侵入,完全符合严苛的车规级要求。
通过这一系列并购与整合,瑞声科技快速导入了欧美及中国新势力头部主机厂,成功晋升为TIER1(一级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其车载业务营收达17.4亿元,同比增长14.2%,毛利率高达23.9%。车载声学业务已占集团总营收的13%以上,一条清晰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然形成。
03与极氪9X合作,定义“汽车好声音”新标准
瑞声科技与极氪合作打造的极氪9X声学系统,成为展示其实力的标杆案例。极氪9X搭载了其首创的“9.2.4.8多维声场系统”,配备了高达32个扬声器、前后双低音炮、40通道功放及全套自研算法,旨在构建沉浸式智能声场体验。系统原生支持杜比全景声内容,无论是欣赏音乐还是观看影视,都能还原创作者意图,实现声音的立体感与临场感。
在硬件设计上,瑞声科技通过整合PSS的Butterfly低音炮等创新技术,成功将低音炮体积从传统的20升降至6-7升,巧妙解决了在有限车内空间布置众多扬声器的工程难题。
在降噪方面,系统将被动降噪(如四门双层夹胶玻璃、底盘与座舱结构优化)与主动降噪(通过麦克风实时拾取噪音并由扬声器发射反向声波进行抵消)相结合,降低了路噪、风噪和引擎噪声对聆听环境的干扰。
更值得一提的是,系统实现了“独立音区”的突破性功能,让前后排乘客可以享受互不干扰的声音体验。例如,驾驶员在听取导航指令时,后排乘客仍可沉浸于影音娱乐之中,充分满足了全家人出行时的并发场景诉求。04AI声学与“人车共情”新纪元圆桌讨论中,专家们指出,车载声学正从“功能部件”向“情感载体”演进。贾可认为,“新汽车的第四大件是声音”,在AI时代,“好声音”不仅是高保真还原,更是能主动匹配用户情绪、场景的智能声学系统。
瑞声科技正在推进的,正是这样一个“AI声学管家”的愿景。其技术路径围绕对人、环境、内容的三维理解展开:通过生物传感器与MEMS麦克风感知用户情绪与车内环境状态;利用AI算法进行情绪识别、噪声抑制和内容理解;最终通过强大的扬声器阵列和声光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个性化的音乐推荐、主动降噪乃至多感官联动的沉浸式体验。
此外,瑞声科技正将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传感器、精密光学、触觉反馈等技术快速迁移至车载场景,形成“声光电触”一体化的多维感知解决方案。这种系统级的能力——从最底层的器件、模组,到中间的算法、调音,再到顶层的系统集成与品牌赋能——成为了主机厂选择与其深度合作的关键。
CLSA调研报告也给出了证明,瑞声科技是小米SU7智能座舱扬声器的唯一供应商,其技术已应用于极氪、吉利、理想、小鹏、广汽等众多主流品牌。精准的并购整合与全栈能力的构建,瑞声科技不仅打破了过去由国外巨头垄断的车载声学格局,更以中国企业的身份,站上了全球音频产业的前沿。未来,随着智能汽车产业的持续升级,瑞声科技有望书写更多故事。
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