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兆瓦级重卡超充桩集体亮相,为电动重卡普及超充技术提供了补能保障。
为避免重卡超充桩建设速度超过超充电池在电动重卡上的渗透率,从而造成超充体验不佳、供需错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主机厂、电池企业加入重卡超充大军。去年,宁德时代率先在行业内带来了具备4C超充性能的轻型商用车电池“天行”。
迈入2025年,随着电动重卡销量水涨船高,工信部每月发布的新能源重卡新车信息中,超一半的电池配套来自宁德时代。作为最早吃到重卡电动化红利的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在今年还同步切入了新能源换电重卡赛道。这一举动,或将给其他企业更充分进军充电重卡赛道的机会。今年年初,华为在公布的兆瓦超充方案中,已联合11家车企开发30余款4C超充重卡,首批部署5000辆适配车型。
电池企业方面,亿纬锂能LF230P-453kWh电池,可实现兆瓦级超快充,18分钟可充电SOC 10%-80%,最高1500kW充电。瑞浦兰钧近日全新发布的268Ah辰星LFP重卡超充电池,在补能上实现了4C超充,实现15分钟补能240公里。紧跟其后的欣旺达,则带来欣恒能·商用车超充电池Gen2,充电倍率达4.2C,匹配最高1.98MW的充电功率,可大幅缩短充电等待时间,从而提升运营效率。
新能源重卡电池,为何都在卷超充?
从运营效率来看,目前新能源重卡单次充电时间一般在1小时甚至更长,直接缩短了重卡司机的运输时长与距离。而单纯的增大电池容量,虽然能解决续航问题,但增加了车辆购置成本与自重,治标不治本。
超充技术的出现,有望打破以电量换里程的困局,让重卡实现“少装电池、快速充电、多次运输”,大幅提升重卡司机的日均出勤率,提升运营里程,增加收益。从场景突破来看,兆瓦级补能与超充电池的配合,有望打破新能源重卡难上干线物流的魔咒。
目前,行业正在加速布局超充物流干线,在核心高速路网建设兆瓦级充电站,形成网络化覆盖,使超充技术在重卡市场实现真正落地。具体来看,华为数字能源计划2025年在全国打造超100条兆瓦级超充物流干线。
此外,盛弘股份目前已建成了1600km晋城-北疆港、680km长治-聊城的兆瓦补能走廊。未来,重卡超充电池凭借技术成熟度、成本下降和重卡主机厂规模化决心,有望实现上车速度的进一步增长。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