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局势下电子行业发展机遇
电子行业在近10年来根据我国经济政策的走向,随之做出重大的调整和改变,由传统的OEM代工、流水线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模式(台资港资主导),逐渐转换为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研发为导向的模式(国企内资主导)。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国内的电子行业,在以下几个领域将会取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1、以智能终端(数码产品、手机等)为代表的品牌厂家与配套商(核心芯片、精密部件等);
2、以光电(节能环保)为代表的LED应用领域;
3、以能源、电力、军用等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链应用领域;
4、以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智能家居为代表的安防电子电器领域;
5、以汽车用品为代表的汽配电子领域;
6、以基础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为代表的品牌厂家配套领域。
其中,光电、半导体领域受国家政策影响颇深,在此不做主要阐述。我们的关注点,依然放在国内中小型电子研发制造型企业。
国内电子行业管理现状简析
目前国内电子行业,依智能终端、汽车用品、家电为主,要分为高端(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中端(依订单需求做部分研发)、低端(依订单进行装配)三种:
高端:
华为、中兴等国内龙头企业,追随行业内国际巨头的水准,并在局部领域有专长。研发周期长,侧重于对研发过程中经验数据的沉淀,IPD协同研发流程建设,电子元件库的完善,以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
中端:
众多为上游龙头企业做配套的中小型制造业,以订单为导向,侧重于项目交付周期的控制,避免人力损耗,强调制造过程管理、减少制造成本、保证交付质量。
低端:
更多为中上游企业做配套的小微型企业,模仿并跟随市场,侧重于产品结构配置的管理、在1~3个月内完成产品设计、测试、量产、推向市场的全部过程,强调对零部件族的管理,减少重要零件的库存(特点:之后的产品可能再也用不到这些零件了),以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电子行业对PLM系统的共性需求
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电子行业与数控设备行业的共同点愈发增加,如
1、研发周期中短(1~3个月);
2、外观结构、电子电路、软件代码3个领域需协同开发(机电一体化);
3、依市场变化,影响设计周期,毛利润波动稍大;
4、产品对政策法规的符合;
5、降低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
6、缩短产品设计周期...
那么,作为甲方,在当前原材料上涨、人力成本上涨、制造成本上涨上涨的现状下,唯有合理减少管理成本,来获得利润空间,而规范的研发过程管控,正是控制生产制造成本的最佳方式。在这样的前提下,众多企业萌发出对PLM的强烈需求。我们知道电子行业各不相同,那行业的共性需求,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电子行业对PLM的阶段需求简述
处于发展不同阶段的电子行业企业关注点不同,从而对PLM需求不同 ,体现在如图中,依据企业定位来制定PLM建设预期目标,将有利于我们选择性价比最高的PLM服务商。
电子行业PLM选型建议
PLM是一套管理系统,为企业管理所服务。作为企业,并不是引进了一套PLM系统就具备了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优胜的保障,PLM只能够让企业团队面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而为了保证这种“快速反应”,行业内强调“三分软件、七分实施、十二分数据、二十分管理”,就明确指出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沉淀、结合软件的功能、配合实施顾问的辅导,才能够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因此,笔者建议中小型电子企业选型PLM服务商时:
1.优先考虑当前的情况,是不是PLM能够解决的。某小型电子厂,销售人员为满足客户需求,让工程部门打样,工程部门无法及时分辨已经在量产的订单和新客户打样的紧急程度,频频出错,却认为“销售部门给了太多的样机需求,却不见订单增加……”。很显然,这是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不到位、导致沟通不畅、监督不力的管理难题。在企业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前提下,引进PLM产品也解决不了这样的难题。
2.在考察案例、公司实力、开发和服务能力之后,请务必慎重考察乙方派出的PLM “项目经理”和他的团队。一位在同行业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可以大幅度缩短上线周期、减少上线额外工作量、降低上线风险。
3.不要贪图更多的模块和功能,应从当前的管理重点出发,优先解决最关键的问题。这样可以控制成本,又可以明确PLM的一期目标,将大大提高PLM上线成功率。
4.不要过于压低PLM厂商的服务成本,因为PLM上线是一个“整体规划、分期实现”的过程,甲乙双方的合作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共同发展模式。向服务商支付符合劳动成果的费用,可以获得未来数十年企业发展中所需要的长期服务保障。而从众多案例来分析,基于行业低价获得成交的PLM项目,要么是甲方降低预期、凑合去适应PLM系统,要么是甲方使用不佳、乙方无法再投入实施成本、导致双方放弃合作。
5.PLM系统是一个管理系统,它首先为企业经营者服务,从安全、规范、沉淀3个角度,制定相应的工作模式;它也是为企业团队整体服务的,实施上线PLM系统期间,作为应用人员无可避免增加了工作量,请不必为此抵触,因为一旦建立规范的工作模式,代表了高效和准确,进而产生了良好的绩效;它同样也为管理人员服务,提供管理所需要的数据。
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