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除了通信主业以外,中国移动还干了些啥“副业”?

10/10 10:31
591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算力网络到信息消费新三样,从低空经济到量子计算,中国移动的跨界版图已远远超出传统通信运营商的边界,正在成为影响中国科技产业格局的重要力量。而即将召开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则是中国移动全方位展示自身业务布局和未来思考的最佳窗口!

——是为序

作为拥有全球用户最多、网络规模最大、营业收入最高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不安本分”,做了很多主业以外的业务布局和探索,从AI大模型到量子计算,从低空经济到智能网联汽车,这家央企巨头的跨界布局既深且广。

当然,中国移动的“副业”拓展绝非盲目多元化,而是基于其“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战略定位。作为拥有260万5G站点的全球最大5G网络运营商,中国移动正在将其网络优势转化为对未来数字社会的定义权。

传统通信市场趋于饱和,迫使电信运营商寻找新增长点。中国移动选择的方式是:通信网络为支点,撬动整个数字经济生态。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指出,当前信息和能量加速融合,数字技术和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加速融合,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也在加速融合。这种融合趋势正是中国移动跨界拓展的根本逻辑。

-?01 -算力网络:打造智能时代社会级基础设施

中国移动推出的算网大脑,已实现规模商用。这一系统向下纳管多要素资源,向上提供任务式服务,已纳管80+EFlops算力资源。算网大脑深度融合九天大模型,通过“1+N”多智能体协同架构,实现面向算网复杂环境自主任务规划执行的超级智能体。

基于此,中国移动正在推动算力成为“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资源。例如,其首创的东数西算任务式应用,支持数据智能分级调度,温冷数据自动安全流动到西部,使综合成本大幅降低。

移动云开放五大核心能力——算网互联调度能力、普惠算力供给能力、高效AI开发能力、AI应用构建能力和全栈信创能力。这些能力开放旨在加速“AI+”应用落地,推动算力服务普惠化。

当前,中国移动正在积极构建“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的数字社会基础设施。

-?02 -人工智能:从技术工具到创新引擎

中国移动打造了全栈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多模态“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并形成超50款行业大模型

在社会治理领域,中国移动构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社区协同体系。首次展示的“AI+生态环境大模型”,强化水、大气、土壤、噪声等环境的智能化监测水平。

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国移动的AI+新型工业化依托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石化、智慧电力等AI大模型落地案例,实现生产优化、安全管控和能效提升。AI+矿山安监则助力矿山AI监管智能升级、降低安全风险、减人提效。

中国移动的“九天”人工智能基座实现了从“云计算”向“云智算”的转换,支持10万行以上超长规模表格数据理解,为工业、能源、智慧园区等场景提供高阶视觉能力。

更关键的,九天大模型将作为“种子”和“平台”,将吸引大量的开发者、行业伙伴基于中国移动的算力环境进行应用开发和创新,从而形成一个繁荣的生态。这个生态越繁荣,对中国移动算力网络的依赖就越深,粘性就越强,最终形成“模型吸引应用,应用消耗算力,算力收益反哺模型研发”的增强回路。- 03 -

-?03?-新三样:重新定义“人-车-家”关系

在信息消费“新三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国移动已深度布局。其中,智能网联汽车代表了其从“通信服务”向“移动智能空间”提供的转变。

中国移动不再满足于仅为汽车提供连接服务,而是聚焦“智联、智舱、智城”需求,打造“网算数智安”一体化AI CAR服务体系。通过泛在覆盖的确定性自智网络、网算融合的云边缘体系,中国移动为车主、车企、交通治理提供全方位能力支持。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国移动与业界侧重机器人“小脑”(运动能力)不同,专注于训练机器人通用的“具身大脑”。依托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和九天大模型,中国移动开发自主学习、自主作业、自主出行与自主交互四大能力。

这些布局显示了中国移动的野心:不再只是连接人与人的通信工具,而是成为连接人类与智能世界的桥梁

-?04 -低空经济:从地面到天空的边界拓展

当业界还在讨论5G应用时,中国移动已将目光投向低空。在安徽芜湖,中国移动构建的低空监管平台一体化项目,率先实现5G网络作为无人机通信与控制链路的创新应用。

通过“四驱两翼”低空能力体系,中国移动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亳州市华佗中医院,中国移动的5G-A网络正为医疗样本无人机运输保驾护航。凭借高带宽、低时延和通感一体的空间感知能力,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实现自主避障、远程悬停,运输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三倍以上。

中国移动已在部分城市建成了兼顾低空和地面通信的4.9GHz一网多用网络,2025年将在6+4个重点城市持续扩大规模化试点。这些低空网络将支持外卖配送、物流载货、安防巡检、城市管理等创新业务发展。

中国移动构建的通信、感知、管理、导航融合的低空智联网,正是其从地面通信向“空天地一体”通信演进的关键步骤。

-?05 -量子科技:布局下一代计算与安全

在量子科技领域,中国移动的布局更为超前。2019年起,中国移动便开始超前布局量子科技,牵头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科研任务。今年9月,中国移动发布“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支持100量子比特的精准操控,综合性能达到业界一流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移动并不满足于实验室技术突破,而是致力于推动量子科技的产业化应用。中国移动发布“五岳量智”量子人工智能平台,为破解AI训练数据需求激增同数据采集成本居高不下矛盾提供解决方案。

此前,中国移动携手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成立“量智融合”创新联合体。这种开放合作的姿态,有助于中国移动在量子科技这一前沿领域构建生态系统。

中国移动正在构建“AI赋能量子计算、量子计算驱动AI”的双轮发展格局,为未来数字竞争奠定基础。

- 06 -海外业务发展:从通信出海到数字生态输出

中国移动的国际化战略已从简单的通信服务出口,升级为数字生态的整体出海。2025年上半年,其国际业务收入达140亿元,同比增长18.4%,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之一。

通过“轻资产运营+战略投资”双轮驱动,中国移动在全球构建了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网络,投资建设了十几条海缆系统,拥有二十多个跨境陆缆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82个国家布局了187个网络接入点。

在国际市场拓展模式上,中国移动展现出灵活性。在巴基斯坦,通过收购本地运营商推出的ZONG品牌已服务4700万用户,连续7年实现盈利;而在欧洲多国,则通过虚拟运营商模式为海外华人提供CMLink服务,降低市场进入风险。

中国移动发起的“牵手计划”已吸引全球数十家电信伙伴加入,覆盖超30亿移动用户。这一平台正从传统网络互联升级为“技术共研、能力互嵌”的新型合作范式,推动中国数字解决方案的全球化输出。

中国移动的国际化路径正从“走出去”向“融进去”深化,通过构建全球数字生态,成为真正的全球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商。中国移动打造的不仅是一张通信网,更是一个数字生态共生系统。其通过“技术赋能+产业协同+全球拓展”的三层布局,构建了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

中国移动的这些“副业”与其说是副业,不如说是对主业的重新定义。通信网络仍是基础,但已不再是终点。通过向算力、AI、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领域拓展,中国移动正在构建一个更为庞大的数字生态系统。

中国移动的跨界布局体现了其从“通信服务提供商”向“数字生态构建者”的战略转型。在数字经济与AI革新彼此交织的浪潮中,中国移动以信息消费“新三样”为锚点,以“云网智算”为基础,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推进智能生态新图景。

未来的竞争将是生态与生态的竞争,而中国移动正在构建的,正是一个支撑数字中国的全要素技术生态

而这一切,都将在10月10日-12日召开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得到最直观、最详尽的展示,共同见证、参与一个碳硅共生、合创AI+时代!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本公司」,包括子公司合称为「本集团」)于1997年9月3日在香港成立,本集团在中国内地所有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个人、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的语音、数据、宽带、专线、IDC、云计算、物联网等,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信和信息服务供应商,亦是全球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盈利能力领先、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世界级通信和信息运营商。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本公司」,包括子公司合称为「本集团」)于1997年9月3日在香港成立,本集团在中国内地所有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个人、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的语音、数据、宽带、专线、IDC、云计算、物联网等,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信和信息服务供应商,亦是全球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盈利能力领先、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世界级通信和信息运营商。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