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低温烧结纳米银膏在千帆星座计划的应用研究

08/07 09:10
1255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低温烧结纳米银膏AS9000系列作为新一代电子封装材料,通过其高导热性、耐高温性、低温工艺兼容性等特性,在千帆星座计划的卫星制造、通信系统、热管理及可靠性提升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推动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商业化落地的核心材料技术之一。

卫星通信模块的高效散热与信号优化

1、星载激光通信终端散热

千帆星座的星间激光通信模块需处理高速信号产生的高热负荷。纳米烧结银膏AS9376导热系数266W/m·K用于封装激光二极管与热沉,相比传统硅脂导热的5-10W/m·K,可将芯片结温降低40℃,保障-40℃~+125℃极端环境下的信号稳定性。实验数据显示,烧结银封装的激光模块误码率(BER)从10??降至10??,满足ITU-R F.1768标准。

2、相控阵天线热管理

卫星相控阵天线(如3D堆叠式TR模块)采用纳米烧结银膏AS9335X1连接芯片与基板热阻降至0.15℃·cm/W(传统焊料0.5℃·cm/W),使天线在连续工作状态下温度均匀性提升60%。某型号载荷实测显示,烧结银封装的T/R组件寿命从5年延长至12年,满足千帆星座15年设计寿命要求。

二、卫星电源系统的高可靠连接

1、太阳电池阵互联

砷化镓太阳能太阳能电池的细栅采用AS9150纳米烧结银浆,接触电阻低至3mΩ,提升电池的输出功率。

卫星太阳翼的互联片采用纳米烧结银膏AS9373替代传统钎焊,实现165度无压低温共晶烧结。该工艺使银层厚度公差控制在±2μm,传统工艺±15μm,接触电阻从8mΩ降至2mΩ,功率密度提升至500W/kg,适配千帆星座3.5kW/kg的能源系统需求。

2、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防护

在卫星储能系统中,低温烧结纳米银膏AS9375用于电芯与Busbar的连接,其导热系数220W/m·K,可将局部温升抑制在5℃以内。实验表明,烧结银连接的电池组在针刺测试中热扩散时间延长至800秒,而传统连接仅120秒,通过GB/T 31485-2015安全认证。

火箭发动机与发射系统升级

1、可回收火箭推力室涂层

长征**等火箭发动机喷管采用纳米烧结银涂层,厚度为50μm,耐温达1000℃传统耐高温涂层仅800℃,且烧结银的微纳多孔结构可反射90%的红外辐射,降低热防护系统重量20%。某型号发动机试车数据显示,烧结银涂层使比冲提升12s,推重比提高15%。

2、低温燃料管路密封

液氧/甲烷火箭的低温管路法兰采用烧结银-铜复合密封件,在-196℃下保持弹性模量稳定(ΔE<5%),泄漏率<1×10?? Pa·m?/s,满足千帆星座高频次200次/年的快速装配需求。

产业链协同与成本突破

1、卫星制造降本增效

上海**航天采用纳米烧结银膏替代传统焊料,使卫星单机制造成本降低30%,同时将产线温度敏感工序,如芯片贴装的良率从75%提升至95%,支撑千帆星座年产300颗卫星的产能目标。

2、发射成本优化

烧结银膏在火箭上的应用减少热防护系统重量,预估单枚火箭减重5吨,结合可回收技术,使发射成本从8万元/公斤降至4.5万元/公斤,降幅44%。按千帆星座1.5万颗卫星计算,全周期发射成本可节约超200亿元。

技术挑战与应对策略

1、工艺标准化

挑战:卫星组件尺寸差异大(5×5mm至500×500mm),需定制化烧结参数。

方案:建立“智能温控烧结系统”,基于机器视觉实时调整压力(±0.1MPa)与温度梯度(±1℃),已在**航天产线实现92%的良率。

2、供应链安全

挑战:高纯度银粉依赖进口。

方案:善仁新材烧结银膏全产业链可控,从自制纳米银粉,到配方研发,生产全流程,建

成年产100吨的纳米银膏生产线,成本降低25%,已通过千帆星座供应链审核。

未来应用拓展

1、6G空天地一体化基站

烧结银膏用于卫星与地面基站毫米波频段(28/39GHz)射频前端,信号损耗降低至0.3dB(传统连接器0.8dB),支撑千帆星座与地面6G网络的动态组网。

2、月球基地能源系统

规划中的千帆“百帆”月球轨道星座,将采用烧结银-氮化硼复合基板(导热各向异性比>100:1),实现月夜极端温差(-180℃~+130℃)下的稳定供电。

总结

善仁新材自主研发生产的纳米烧结银膏通过材料创新+工艺重构,解决了千帆星座在热管理、可靠性、成本控制三大核心痛点,推动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部署。随着2025年一期648颗卫星组网完成,其“通导遥一体化”服务能力将加速空天地海全域互联,而烧结银作为底层材料支撑,有望在万亿级商业航天市场中占据关键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