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中国RISC-V:出货量领跑全球,把握开源架构历史机遇

原创
07/17 10:20
1350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从单机到局域网、互联网,x86指令集占据主导地位;再到移动互联时代,Arm指令集大显身手。再到现在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会是什么样的技术架构为主导?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于7月16日-19日在上海盛大启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在主论坛致辞中指出,基于开源指令集的CPU和开源的操作系统很有可能在万物互联时代占据主导地位,二者结合具有技术上的科学性、工程上的可行性和商业上的合理性。

自2010年RISC-V指令集架构问世以来,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努力,推动生态爆发式的增长。据RISC-V国际基金会的最新数据,目前会员单位以及个人已经有4500家,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令人振奋的是2024年全球基于RISC-V指令集的芯片出货量已经有数百亿颗,这充分证明了开放协作模式的强大竞争力。

从全球格局来看,RISC-V的战略重要性日益突显,各国基于自身的发展和诉求持续在加大投入,美国在维系x86和ARM架构优势的同时,对RISC-V的关注度和投入也在显著提升;欧洲正在积极利用开源架构重塑其工业竞争力。

史惠康表示,对中国而言,RISC-V是实现信息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关键机遇,我们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应用场景和丰富的落地实践,更在技术上和生态构建上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

据统计,2024年中国贡献了RISC-V芯片一半以上的出货量,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突破。RISC-V为我国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RISC-V是我国掌握处理器核心技术的战略支点,可以让企业研发人员得以深入参与国际前沿指令集的设计与演进,掌握全流程的技术。另一方面,RISC-V是赋能产业创新的强大引擎,其开源、零授权费以及模块化等特性,极大降低了芯片设计的门槛和创新成本,为中国制造提升全球竞争力开辟了新的赛道。

此外,RISC-V也是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桥梁,是我国首次与全球开发者同步共创核心芯片技术,是提升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话语权与影响力的宝贵契机。

今年3月,202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相关报告中强调:要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开源指令集架构等新兴领域抢先突破,我们要抓住RISC-V开源的机遇,集中力量、凝聚共识,克服开源技术分散、生态分化的弊端,走出一条中国的创新发展道路。

基于当前的发展背景和趋势,史惠康对中国发展RISC-V提三点希望:

一是要深化协同,共筑繁荣生态。在工信部电子司的指导下,2023年8月成立了RISC-V工委会,超过了180家会员单位加入,有效凝聚了国内产学研用的核心力量,在标准推进、共性技术攻关、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他希望大家能够继续用好这样一个工作平台,在核心指令集扩展、基础工具链、操作系统等关键环节形成合力,对内共建服务平台,对外传递中国声音,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ISC-V生态高地。

二是加速转化,驱动规模应用。他强调,技术的价值最终由市场来检验,要大力打通从实验室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持续巩固和扩大RISC-V在物联网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等相关领域的领先优势和市场渗透率;另一方面,要全力推动RISC-V在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人工智能加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高价值领域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真正让RISC-V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

三是坚定开放,引领全球协作。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并丰富RISC-V全球生态,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科研机构、开源社区深度参与RISC-V国际基金会的相关工作,在基础标准、安全规范、互联互通等全球议题上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加强与国际顶尖同行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探索方面的开放合作,吸引全球的创新资源汇聚中国,做全球RISC-V生态的积极建设者和关键贡献者。

来源: 与非网,作者: 张慧娟,原文链接: /article/186392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