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制造类EDA龙头企业的崛起与资本新局
导语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国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自主化进程备受关注。作为国内制造类EDA的领军企业,全芯智造技术有限公司凭借技术突破与资本整合,正加速成为国产EDA的中坚力量。近期,其股东华大半导体挂牌转让所持11.97%股权的动作引发市场热议。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或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为全芯智造冲刺资本市场扫清障碍,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
技术突围:从“卡脖子”到国产标杆
全芯智造成立于2019年,由新思科技、武岳峰资本、中电华大、中科微等联合注资,聚焦集成电路制造EDA工具研发。公司核心团队由国际EDA巨头高管领衔,创始人倪捷曾任新思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具备深厚的行业积淀。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公司发展壮大以及市场战略的布局调整,新思科技已完成股权退出,这标志着全芯智造正加速向完全自主创新、安全可靠的发展道路迈进。
全芯智造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半导体制造计算光刻系统”被列入合肥市2024年新质生产力场景清单,并已在头部晶圆厂落地应用。据披露,全芯智造2024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已颇具规模,在国内EDA企业中排名前五,展现出全芯智造的成长潜力与市场竞争力。
EDA作为国家大基金二期重点投资领域,全芯智造获超11%股权支持,彰显其在国产EDA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华大半导体退出背后的战略考量
近期,华大半导体通过深圳联交所挂牌转让全芯智造11.97%股权,估值达42.35亿元。尽管华大退出引发部分市场疑虑,但多方分析认为,此举实为优化股权结构、扫清资本化障碍的关键一步。
尽管2024年公司净利润存在亏损,但在技术壁垒高筑的制造EDA领域,要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软件工具,特别是在国内缺少EUV的情况下探索中国独特的制造EDA技术,高研发投入(占营收60%以上)是迈向先进制程成熟EDA工具的必经之路。参照海内外EDA公司早期发展路径,战略性亏损是技术攻坚期的必然代价。随着产品成熟度提升及客户规模化采购,盈利拐点可期。
行业展望:国产EDA的深水区竞速
当前,国产EDA在制造类工具链的覆盖率不足10%,高端市场仍由Mentor、Brion等海外EDA公司垄断。制造类EDA需多年工艺数据沉淀,当前国产厂商技术与数据积累较为薄弱。而随着在头部晶圆厂的落地应用,凭借其全流程制造EDA工具布局和创新性技术,全芯智造有望在细分领域率先实现替代,并逐步向全流程拓展。
随着美国对华技术管制升级,EDA工具自主化成为半导体产业链安全的核心命题。全芯智造若成功实现资本化,将借助资本市场扩大规模、吸引高端人才,向全球EDA领导厂商目标迈进。
全芯智造的崛起,是国产半导体产业链“补短板”的缩影。从技术突围到资本化布局,其每一步都映射出中国EDA产业的韧性与潜力。未来,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技术生态成熟,全芯智造或将成为全球EDA赛道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
2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