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光电共封CPO】从CPO到OIO的跨越,硅光微环为何如此重要?

6小时前
391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本文涉及的相关厂商TSMC、张江实验室、IMEC、松山湖实验室、GF

高性能数据中心大模型之争,已经跨越到巨量模型亿万参数时代,动辄万卡互联的机组已经成为了入门的标配。以DeepSeek代表的MoE(Mixture of Experts)架构与动态并行算法的突破,正在重塑算力基础设施的底层逻辑。这类模型通过动态分配计算资源与并行任务调度,虽显著提升了训练效率,但也对数据传输带宽、能耗控制及硬件协同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铜缆互联逐渐没落,光模块和CPO开始逐渐发力,并且未来轨迹光电子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硅光微环技术作为硅基光电子领域的核心器件,兼具微型化、CMOS兼容性和多功能性,被业界认为是超高速光互联的突破口,并且从CPO到OIO的过渡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环。

硅光微环为何如此重要

在硅光集成行业,硅基衬底上微纳加工构建了种类繁多的光子器件和电子器件,用于实现光信号的生成、调制、传输和处理的芯片统称为硅光芯片。业界主流的CMOS工艺平台在硅基加工光学器件拥有独到的优势,其工艺成熟且价格低廉且集成度高,可以说是硅光芯片的不二之选。通常一个硅光芯片包含:光波导耦合器调制器、探测器等元件,其中被业界称为调制器的“心脏”的微环也是本文着重介绍的主角。先聊聊定义:硅光微环(Silicon Optical microring Resonator)是在绝缘体上硅(SOI)晶圆上用标准CMOS线条加工出的闭合微型波导环,通常与一条或两条直波导侧向耦合,形成"环+总线"构型。当入射光满足谐振条件时,光场被高效捕获于环内,实现波长选择、强度调制、相位延迟或非线性增强;非谐振光则几乎无损耗地通过总线波导。

简言之微环构造了一个谐振腔,形成了一个窄带滤波器,不同波长的光波在这里被选择,光波的强度也可以被调制,光波的相位也能改变,可以实现复杂的波长选择和电光调制。基于谐振耦合当环与总线间耦合系数κ?与环内损耗?α?满足临界耦合条件?κ? = α?时,谐振峰处透射为零,可以实现>30 dB?的消光比;在电光调制上其位于环形波导两侧的PN结,通过载流子色散效应改变?n_eff,使?λ_r?发生偏移,进而把电比特流映射为光强度变化。该机制仅需驱动一个"微型环",电容?<50 fF,能耗可低至?10 fJ/bit,远低于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数百?fJ/bit。

同样硅衬底的热光系数高达1.86×10?? K??,微环结构旁可以设计一个金属微加热器,通过精确控制电流产热能够实现在毫米内把光波偏移数纳米,极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制造后制程带来的微小误差,实现制造后修调、通道补偿或快慢速开关

硅光微环产业

硅光微环作为CPO中一个重要模块其产业链和传统电子IC没有太大差异,上游厂商分为SOI衬底厂商和EDA/PDK工具厂商。SOI衬底厂商:Soitec、GlobalWafers?等少数厂商可提供?300 mm?高阻?SOI,国内目前还没有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位于上海的沪硅产业HVSOI?和?RFSOI?产品处于样品开发/客户送样阶段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打通了SOI晶圆制备全链条,成功制备出300mm SOI晶圆。

EDA/PDK厂商:Synopsys、Cadence、Siemens等EDA工具涵盖硅光工具链、但是全物理场仿真,硅光热点仿真工具仍旧碎片化,国内广立微通过新加坡子公司以4000万欧元完成对比利时?Luceda?的全资收购,正式切入硅光EDA赛道、逍遥科技则推出了涵盖硅基光电子、化合物半导体、MEMS等PIC Studio?平台,国内首个全流程硅光EDA工具链厂商。

中游芯片设计和集成制造的竞争十分激烈,美国、中国、欧洲三足鼎立,数百家公司纷纷涉足CPO设计,博通、Ayar、Intel目前处于领先,但是国内也有不少公司涉足与此,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仕佳光子、源杰科技、光迅科技一批公司迅速崛起,而且不断有光模块公司加入。

目前硅光微环制造产业主要玩家还是集中在海外,大体可以看做“四超多强”的格局:TSMC、IMEC、GF、Intel作为全球主流的芯片代工厂目前能够提供130-45nm的硅光PDK。尤其是TSMC本来是电子芯片制造的行业龙头,其硅光行业算是后起之秀,但是实力却是目前的行业翘楚,超高精度光刻和成熟制程的“know how”形成了巨大的代际优势,尤其是TSMC在COUPE平台率先实现200G PAM4的微环量产,其微环大一统的格局逐步显现。

Intel作为为数不多拥有芯片设计和代工的老牌巨头,其在微环方面耕耘多年,基辛格领导代工转型又不太成功,业界接受度不高,不过其手握不少核心专利,微环设计和制造实力不容小觑。

GF和IMEC目前微环不温不火,带宽在200G之前时,GF微环走光电单片集成技术路线,一度业界领先,来到200G PAM4?其EIC还采用45nm制程,成为芯片短板,逐渐掉队;IMEC一直在OIO领域深耕,但是目前还有产业大单,处于追赶地位。

反观国内,国内晶圆代工的SMIC推出了中试线和硅光PDK(2025年10月发布的PDK已适配共封装光学技术(CPO)),国内硅光头部研究机构,张江实验室、松山湖实验室、中科院微电子所、无锡硅光中心均在近几年获得不错的突破。

张江实验室今年9月在arXiv文章中公开了300mm硅光微环新方案,其采用窄沟槽+高掺杂方案,使得OE带宽突破110G Hz,调制效率Vpi<0.57,也是业界首次在可工程化领域达到这样的指标。松山湖实验室在MOS型微环控制器和MZI调制器上有所突破,首次实现了硅基微环电吸收物理机制和>64GHz超高速MOS调制器技术。

下游的封测厂商和应用厂商国内实力强劲,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梯队,诸如华天科技、通富微电、长电科技均具备光电芯先进封装和测试能力。光模块和CPO的厂商例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科技、华工科技等主流产品400-800G光模块和CPO量产出货。

结语

纵观产业上下游,要想具备全国产化微环产业能力,还需打通?SOI?衬底、深紫外光刻、锗外延、硅基异质集成?III-V?增益材料、薄膜铌酸锂的制备等上游关键环节,努力提升晶圆制造的制程能力,不断提高工艺制程良率和产能,并结合国内强大的先进封装和测试产业,形成设计-材料-工艺-系统的协同创新,以及全球标准与生态的逐步统一。

*参考资料

1.《Silicon Photonics Platform for Next Generation Data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TSMC

2.《400-Gbps/λ Ultrafast Silicon Microring Modulator for Scalable Optical Compute Interconnects》

文末福利:免费获取最全的行业资料信息汇总!

文末也给看到这的读者们发福利啦,深芯盟编辑近期分析了光学行业产业链,Yolo的最新分析报告也免费分享给读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点赞和转发,我们下期再见。

 

关注本公众号并回复关键词:OIF,就可以领取每期给大家分享的行业资料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