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按存储数据的特性(断电后数据是否保留)分类存储器

10/31 13:47
326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欢迎各位朋友关注“郝旭帅电子设计团队”公众号,本公众号会定时更新相关技术类资料、软件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浏览一下本公众号的其他“模块”,希望各位朋友都能在本公众号获得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本篇主要是按存储数据的特性(断电后数据是否保留)分类存储器

易失性存储器

断电后,存储的数据会立即丢失。

主要类型: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需要定时“刷新”以保持数据,主要用于主内存。
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不需要刷新,速度比DRAM快,但集成度低、成本高,主要用于CPU高速缓存。

非易失性存储器

断电后,存储的数据能够长期保存。

主要类型:

ROM只读存储器。数据一旦写入就不能或很难修改。

---Mask ROM:掩膜ROM,出厂时数据固化,不可更改。
---PROM:可编程ROM,允许用户写入一次。
---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用紫外线擦除。
---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可以按字节擦写。

Flash Memory:闪存,是EEPROM的一种,可以按块(Block)进行擦写。

---NAND Flash:主要用于大容量存储,如SSD、U盘、手机存储。?---NOR Flash:主要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如BIOS

磁/光介质:如HDD、光盘等。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下表总结了关键存储器的特性:

存储器类型 成本 主要用途
SRAM 极高 CPU L1/L2/L3缓存
DRAM 中等 内存条
NAND Flash 低(每单位) SSD, U盘, 手机/相机存储卡
NOR Flash 较高 BIOS, 嵌入式系统固件
HDD 极低(每单位) 电脑数据仓库, 备份
光盘 极低 软件分发, 影视, 归档

现代计算机中的存储层次结构

现代计算机采用了一种金字塔形的存储层次结构,从上到下,速度越来越慢,容量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低。这种结构有效地平衡了速度、容量和成本。

寄存器 (最快,最小,最贵)

高速缓存 (SRAM)

主内存 (DRAM)

外部存储器 (SSD/HDD) (最慢,最大,最便宜)

这种结构确保了CPU大部分时间都在与高速的缓存和内存交互,而海量的、不常用的数据则存放在廉价的外存中,从而实现了整体性能的最优。

本篇内容中有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如果您觉得本公众号还不错的话,可以推给身边的朋友们,感谢并祝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