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发布《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辅助驾驶强制国标到来,DMS 正式“法定标配”
2025年9月,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是我国首个针对 L2 级辅助驾驶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202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针对驾驶员监控、事故追溯等方面设置了强制要求,让辅助驾驶事故溯源有了 “数据凭证”。
强制性驾驶员监控系统(DMS):要求车辆配备红外摄像头 + AI 算法,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同时新增 “视线脱离监测” 。
强制性事故数据记录:要求车辆配备专用数据存储模块,实时记录行驶速度、转向角度、制动状态、系统激活 / 失效时间、驾驶员操作行为等信息,存储周期不低于 30 天,用于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划分。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从搭载情况看,2025年1-8月,中国乘用车新车DMS摄像头安装量(标配+预埋)达326.1万颗,同比增长37.9%。其中,合资DMS安装量(标配+预埋)70.4万颗,同比增长16.5%,主要受大众、丰田、本田拉动。自主DMS安装量(标配+预埋)255.7万颗,同比增长45.2%,主要受小鹏、小米汽车、比亚迪拉动。
分价位看,搭载DMS的车型主要分布在20-25万元区间,安装量(标配+预埋)达81.5万颗,占总量(标配+预埋)的25.0%,代表车型包括小米SU7、Model 3、理想L6。就安装量(标配+预埋)同比来看,10-15万元增长最明显,同比增长119.5%,主要受小鹏MONA M03、零跑C10、海豹06GT拉动。
2025年1-8月中国乘用车新车DMS摄像头安装量,单位:万颗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就DMS技术趋势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DMS功能从基础监测向主动干预演进
基于驾驶员监测系统(DMS)实现的驾驶员失能辅助功能,是当前智能汽车在安全领域一项重要的进步。其核心解决的是当驾驶员因突发疾病、严重疲劳等原因完全丧失驾驶能力这一极端但后果严重的场景。
2025年9月,问界M9迎来OTA升级,其搭载的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新增驾驶员失能辅助。当车内DMS摄像头融合多模态监测到驾驶员的手、眼或头部动作异常,会快速判定他处于失能状态,且车辆存在碰撞或偏离风险时,系统将立即介入,辅助控制车辆。它会优先进行两次横向纠偏警示,如果驾驶员仍未响应,将主动接管驾驶权,自动减速、靠边停车并开启双闪灯。
2025年5月,蔚来发布紧急自主靠边停车功能。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当辅助驾驶系统监测到驾驶员无意识后,会逐步缓慢减速,并将车辆变道至最右侧紧急停车带,开启双闪警示灯、SOS紧急救援主动介入。该功能已搭载至蔚来ET9、2025款ET5T、2025款ES6等车型上。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2、应用场景拓展,与座舱调节、支付联动
2025年9月,小鹏G7 Ultra首次OTA推送,新增AR-HUD 自适应高度调节。通过DMS摄像头识别坐姿(精度 ±1cm),自动校准成像高度(范围 580-720mm),支持手动 ±15mm 微调。
2025年5月,尊界S800上市,搭载主驾自适应调节功能。其驾驶员状态监测(DMS)摄像头可检测驾驶员状态,当驾驶员上车,首次登录帐号后,DMS 摄像头可识别驾驶员的身高和眼部位置,系统将根据身高、眼部位置自适应调节主驾座椅、方向盘和外后视镜至合适位置。
2025年2月,东风奕派 eπ008 迎来OTA升级,首发车载刷脸支付功能,DMS 摄像头经过技术迭代后达到支付级标准。升级后的系统支持在车机应用内通过刷脸完成停车缴费和洗车服务的支付。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3/4集成化,一体化、车内与车外感知协同
2025年7月,Mobileye宣布其DMS?与Mobileye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直接融合在单颗芯片上,以简化系统,降低成本,并支持实现SoC/ECU整合目标。系统可基于Mobileye EyeQ?6 Lite或EyeQ?6 High芯片运行,并提供多种摄像头和感知选项。
Mobileye DMS?系统独特之处还在于将车内监测与ADAS摄像头提供道路信息融合,如监测驾驶员眼睛虽睁开但未扫视关键风险区域。此外,系统还能基于驾驶员的实时专注程度动态调整车辆行为。例如,若检测到驾驶员注意力下降,系统可自动增大跟车距离、调整巡航控制灵敏度或限制自动变道。若判定驾驶员注意力不足,系统可能要求驾驶员确认后执行变道,例如提醒驾驶员扫视侧后视镜。
2025年6月,佑驾创新获得上汽大通智能座舱DMS项目独家定点,其全栈自研的智能座舱DMS一体机iCabin Lite将全面搭载于上汽大通旗下多款轻客旗舰车型。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联系方式」手机号同微信号
产业研究部丨符先生 15810027571
赵先生 18702148304
数据服务部丨?张女士 13716037793
战略咨询部丨?韩女士 15810133447
推广传播部|廖女士 13718845418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