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GPS这样的导航系统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帮我们在不熟悉的路上开车、找到最近的星巴克门店,还能让我们用智能手机玩有趣的游戏。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卫星导航系统,它是怎么工作的,还有哪些应用。
一、什么是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最受欢迎且在全球范围内可用的导航系统之一,它由一组绕地球运行的卫星组成。卫星导航系统最初是为军事应用设计的,但后来在民用领域,尤其是道路导航中受到了广泛欢迎。自问世四十年来,航空、物流、航运等领域的很多功能,如果没有GPS这样完善的导航系统,根本无法完成。
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有了很大提升,早期设备的精度是100米左右,而现在的设备精度已经能达到1米以内。俄罗斯、欧盟、中国和印度都研发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目的是掌握这项技术,实现卫星导航的自给自足。不过,GPS仍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导航系统之一,如今数十亿台设备都在使用它。
支持GPS的设备只会接收卫星发出的信号,不会向导航卫星发送任何信息。
二、卫星导航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像GPS这样的卫星导航系统,由一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在距离地球20000公里的高空绕地球运行。卫星上装有高精度的原子钟,会向地球广播卫星的时间戳和位置信息。在任何时刻,这些在轨卫星的位置都经过精心安排,让地球上的设备能够接收到3到4颗卫星的信号。
设备接收来自不同卫星的信号时,每个信号都会有微小的时间差。这些设备会频繁接收来自三颗或更多卫星的信号,通过比较距离来精确计算出自己的具体位置或坐标。
三、三角测量法
GPS卫星会持续用无线电频率信号广播自己的精确位置和时钟时间,这些信号以光速传播。三角测量法至少需要来自不同卫星的三个信号,接收器的位置可以通过三个信号圈的交点来计算,就像下图所示的那样。
接收器会利用从卫星接收到的位置和时钟时间,通过比较三个信号的延迟时间,来确定精确的位置。
四、主流的卫星导航系统有哪些?
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印度和日本都研发了不同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些系统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只是用于广播时钟和位置信息的频段有所不同。
1、GPS——全球定位系统
GPS是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1978年由美国军方推出,现在由美国空军运营。它最初是作为军事工具,用于基于位置的作战行动,后来在很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 国家: | 美国 |
| 推出时间: | 1978年 |
| 卫星数量: | 31颗 |
| 频率: | 1575.42MHz和1227.60MHz |
| 调制方式 |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
| 卫星轨道高度: | 20180公里 |
| 覆盖范围: | 全球可用 |
2、格洛纳斯(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格洛纳斯是俄罗斯的卫星导航系统,1982年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推出。最初,格洛纳斯的设计是为俄罗斯本土提供服务,后来他们增加了更多卫星,扩大了服务覆盖范围。2011年,格洛纳斯成为全球导航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星座,在距离地球19100公里的高空运行。
| 国家: | 俄罗斯 |
| 推出时间: | 1982年 |
| 卫星数量: | 24颗 |
| 频率: | 1602MHz和1246MHz |
| 调制方式: |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
| 卫星轨道高度: | 19100公里 |
| 覆盖范围: | 全球可用 |
3、伽利略(Galileo)
伽利略是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一个项目,由欧盟发起。第一颗卫星于2005年发射,目前有18颗现役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伽利略计划发射更多卫星,预计到2020年将全面投入使用,届时系统将包含30颗卫星。
| 国家 / 地区: | 欧盟 |
| 推出时间: | 2005年 |
| 卫星数量: | 18颗 |
| 频率: | 1575.42MHz、1176.42MHz、1207.14MHz和1278.75MHz |
| 调制方式: |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CBOC、BOCcos 和 AltBOC |
| 卫星轨道高度: | 23222公里 |
| 覆盖范围: | 全球可用 |
4、北斗(BeiDou)
北斗是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第一阶段的北斗一号于2000年推出,当时有3颗卫星在运行,该项目于2012年停止使用。之后在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发射了10颗卫星,主要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
目前正在运行的北斗三号是全球系统,轨道上还有9颗额外的卫星。到2020年底该项目完成时,轨道上的卫星总数将达到35颗。
| 国家: | 中国 |
| 推出时间: | 2000年 |
| 卫星数量: | 23颗 |
| 频率: | 1575.42MHz、1191.795MHz、1268.52MHz |
| 调制方式: |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BOC、MBOC和AltBOC |
| 卫星轨道高度: | 21528公里和35786公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
| 覆盖范围: | 全球可用 |
5、IRNSS——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
IRNSS是印度版的卫星导航系统,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研发,主要为印度本土及周边地区的军事服务提供支持。这个项目在2013年发射了第一颗卫星,目前有7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
| 国家: | 印度 |
| 推出时间: | 2013年 |
| 卫星数量: | 7颗 |
| 频率: | 1576.45MHz和2492.028MHz |
| 调制方式: |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BOC |
| 卫星轨道高度: | 36000公里 |
| 覆盖范围: | 印度次大陆及边境1500公里范围内 |
6、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
QZSS是日本研发的一种基于卫星的增强和时间传递系统,作用类似GPS导航,能在特定区域提供精确的定位服务。目前轨道上有4颗现役卫星,尚未完全投入使用。
| 国家: | 日本 |
| 推出时间: | 2010年 |
| 卫星数量: | 4颗 |
| 频率: | 1576.45MHz、1227.60MHz、1176.45MHz和1278.75MHz |
| 调制方式: |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 CSK |
| 卫星轨道高度: | 32000到40000公里 |
| 覆盖范围: | 日本区域内 |
五、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
- 公路和铁路导航
- 物流和航运服务
- 海洋应用
- 军事和商业航空
- 精准农业
- 无人机操作
- 安全和监控应用
- 车队追踪和管理
- 互动游戏
- 搜救行动
- 医疗应用(追踪需要特殊护理的病人)
- 天气预报和播报
- 灾害管理
- 野外测绘和测量应用
- 高效的道路交通管控
六、局限性
- 受大气条件影响,精度会受限
- 其他射频源的干扰可能会中断GPS服务
- 卫星上原子钟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位置信息错误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