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超20亿元!上海3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10/13 11:20
777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

近日,有3家上海企业宣布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它们分别是:

    • 滴滴自动驾驶获得20亿元D轮融资;
    • 蓝星光域完成近1.5亿元B1轮融资;
    • 如身机器人获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

01、滴滴自动驾驶获得20亿元D轮融资

10月11日,滴滴自动驾驶宣布获得D轮融资,融资总额20亿元。投资方包括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广汽集团、广州广花基金及滴滴。资金将用于加大AI研发投入、推动L4自动驾驶应用落地,助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滴滴联合创始人、滴滴自动驾驶CEO张博表示,L4自动驾驶技术是下个十年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技术变革之一,将大幅提升出行安全、效率与体验。滴滴自动驾驶在AI、量产及运营三个关键领域上已有近十年的积累,将始终坚持负责任的科技创新,在积极探索新型就业空间的同时,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发展,为智能网联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滴滴自动驾驶在北京和广州开启了全场景、全无人测试,无人车在早晚高峰、深夜、骤雨等复杂出行场景中表现稳定。滴滴自动驾驶和广汽埃安联合打造的新一代前装自动驾驶车,计划于2025年底交付,之后在北京、广州等地开展示范应用。

02、蓝星光域完成近1.5亿元B1轮融资

近日,全场景激光通信厂商蓝星光域完成B1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深创投、普华资本、拓丰资本和春阳资本共同投资,融资金额近1.5亿元。该轮资金主要用于“星载激光通信”系列产品的量产备货、产线扩充及后续研发等需求。此前,蓝星光域已陆续完成Pre-A轮、A轮、A+轮融资,主要投资方有小苗朗程、千乘资本、信熹资本和元禾辰坤等。

蓝星光域正式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在商业航天领域聚焦激光通信的创新企业,主要从事精密光机载荷整机和组部件的研发、销售、生产和服务,其激光通信类产品应用于星载、机载、地面等领域。

据了解,自2021年成立以来,蓝星光域每年的订单增长量都近200%,去年营收已超过千万,预计在今年底,可以实现100台套的产品交付。目前蓝星光域正在常熟建设智能批量化生产试验基地,正式投产后将实现空间激光通信产品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与测试能力。

团队方面,蓝星光域以上海为研发总部,在北京设立副研发中心,常熟设立智能批量化生产试验基地,总研发生产面积超1万平,团队人数近15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80%,核心人员均拥有国家级空间激光通信项目经验,已累计获得数十项专利。

03、如身机器人获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

近日,康养具身智能公司如身机器人(RobotGym)获千万元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力合金融独家投资,资金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产品工程化落地推进、养老场景规模化试点及市场前期布局。当前,如身机器人已启动Pre-A轮融资。

如身机器人团队具备深厚的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背景,创始人及CEO师云雷师从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建伟,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德国院士团队顶尖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港股医疗机器人龙头企业微创机器人、欧洲超级独角兽企业Agile Robots等。

面对复杂的康养需求,如身机器人规划了两条产品线:格物(UniGym),多合一智能康复机器人系列;齐家(Qijia),养老照护机器人系列。

格物系列,主要面向居家康复场景,覆盖手部、上肢与下肢等全身康复训练;能够支持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实时调节训练参数,查看训练报告等。齐家系列,则直接切入当下养老刚需,尝试让智能机器人进入独居、半失能及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护场景。

据了解,齐家产品系列已与国内多家头部养老服务机构达成试点合作意向,并入选腾讯“银发科技伙伴计划”,预计2026年实现标准化量产。

编辑|刘程星

来源|滴滴自动驾驶、36氪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公众号:张通社;源于张江,联通创新,服务社会!张通社以链接每一家科技企业为目标,以数据为驱动,为地方政府、科技园区、投资机构、银行、券商、律所、会所、知识产权等企业服务机构第一时间提供科技企业的需求信息,解决科技企业与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