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第25届上海工博会上,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无疑是焦点。在众多展台中,迈威通信的展台提供了一个观察行业底层逻辑的视角——它没有机器人那样炫酷的动态演示,但其展示的工业网络“通信底座”,却是实现所有智能制造场景不可或缺的一环。
简单来说,迈威通信专注于解决工厂车间内设备如何可靠联网、数据如何高效传输与协同的问题。此次展会,他们呈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看点:
一、 工控一体化方案:以TSN环网构建智能生产骨干
针对工业现场设备异构、数据孤岛等痛点,迈威通信重点展示了其工控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以TSN(时间敏感网络)环网为核心,旨在向上打通信息管理系统,向下兼容各类生产设备,并通过MW-Ring冗余环网技术确保网络的高可靠性。其价值在于为企业构建了一个低延迟、高可用的“信息高速通道”,为“云-边-端”协同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二、 务实的国产化路径:已在关键产品上实现突破
在当前全球产业格局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供应链的“安全可控”已成为企业运营的命脉。工业通信作为生产系统的神经枢纽,其国产化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保障业务连续性、规避“断供”风险的战略基石。在这一趋势下,迈威通信的实践显得颇为务实。据了解,其国产化进程并非全线齐头并进,而是目前在交换机和特定无线模块等核心产品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国产交换机系列已实现从芯片、硬件到操作系统的全栈自主可控,满足关键基础设施对供应链安全和信创标准的要求。
其IWM705T全国产双频Wi-Fi6无线AP模块更是获得了CEC 2025年度编辑推荐奖,该模块从芯片选型到软硬件设计均实现了国产化,在复杂的工业电磁环境下能提供稳定、高速的无线连接。
这种聚焦关键产品、逐步推进的策略,在当前背景下,为有特定安全需求的工业客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选择。
三、 全栈产品矩阵:构建“端-边-云”协同的完整链路
除了国产化明星产品,迈威通信也展示了其覆盖工业场景的全栈通信产品矩阵,包括工控交换机、工业无线、远程IO等。其核心思路不在于单一设备的性能堆砌,而在于通过“端-边-云”协同的架构,帮助企业打通从设备接入、数据采集到云端管理的完整价值链,提供一站式的通信解决方案。
观察小结
与现场工程师交流可知,迈威通信的技术细节,如网络冗余、协议兼容等,透露出其产品确实源于工业现场的长期打磨。对于关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及国产化替代的业界人士而言,像迈威通信这样专注于底层通信基础设施的“筑基者”,其发展路径和产品突破值得持续关注。它们或许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其技术的坚实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上层智能应用能走多远。
最后抛出一个问题供大家讨论:在您看来,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底座”,未来还有哪些技术或生态层面的关键点需要突破?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