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上海市张江科学城科创产业服务中心主办、张通社承办、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张江科技支行支持的“创在长三角路演——AI+机器人专场”活动在张江科学城正式启动。
“创在长三角路演”是由上海市张江科学城科创产业服务中心联合张通社共同推出的科技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旨在把最优秀的创业者和最专业的投资人以最低的沟通成本聚合在一起,帮助企业解决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每期围绕不同主题,促进企业、资本、产业深度融合,精准对接投融资服务。
60+家投资机构参与:共绘AI+机器人产业蓝图
本次活动聚焦张江乃至长三角AI+机器人产业前沿领域,为AI+机器人企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搭建精准对接平台。活动通过优质项目路演展示行业创新成果,结合金融机构资源宣讲,推动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AI+机器人企业破解资金难题、加速成果转化。
AI+机器人产业是全球科创前沿、重点培育的核心产业,也是张江科学城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本期路演聚焦张江的新兴产业——AI+机器人,氦川科技、屹立机器人、油侠科技、海翼科、风火轮萤图、宣康机器人共6家“AI+机器人”企业代表参与了现场路演。活动同时吸引60余家投资机构踊跃参与。
上海市张江科学城科创产业服务中心代表吴燕在开场致辞中表示:“AI+机器人产业是张江未来发展的方向。张江科学城凭借完善的科创生态和资源优势,正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我们期待通过本次活动,为企业与资本搭建高效平台,助力创新项目突破瓶颈,引领产业新未来。”吴老师的分享勾勒出张江在AI+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愿景,强调了政策支持与生态协同的重要性。
张通社作为活动承办方,始终深耕创新生态。“张通社一直致力于发掘和陪伴创新种子,让‘一次路演’变成‘长期陪伴’,助力项目从‘萌芽’走向‘壮大’。”张通社合伙人、主编郝红霞博士在致辞中表示。她指出,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数据显示,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25年已突破3200亿美元。在这个赛道上,涌现出众多新兴的创业者,正如今天参加路演的企业,正以具体的应用场景、清晰的市场需求,展现了AI+机器人产业的多元潜力与现实价值。
金融赋能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引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张江科技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周丹介绍了银行的科技金融服务:“今天的路演主题聚焦‘AI+机器人’。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赛道,更是一把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我行是上海首家以‘科技支行’命名的一级支行,也是工总行范围内首批新经济特色支行,从建立以来就扎根张江科学城,陪伴众多科技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累计投放科技型融资超百亿元。”
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重研发、高成长”特点,周行长进一步提及支行的专项服务:“工行上海张江科技支行推出‘兴科贷’‘小巨人贷’‘沪科积分贷’等专属产品,实现‘技术流’‘资金流’双轮驱动;还依托工行集团优势,联动多机构打造全口径综合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覆盖天使轮到IPO轮全生命周期成长。”
聚焦前沿:6家企业展示AI+机器人创新力量
本次路演精选了6家代表企业,覆盖工业制造、有限空间作业、海洋观测、教育智能和康复养老等多个维度。每个项目路演时长20分钟,互动提问10分钟,现场投资机构以专业视角进行点评,探讨商业化路径和技术壁垒。路演集中展现了长三角AI+机器人产业的多元创新活力,引得投资人频频提问,现场氛围热烈。
路演项目一:氦川科技
该公司于2024年在上海成立,公司首创具身智能体技术,成功将智能体从数字世界延伸至物理空间,其研发的环卫具身智能体已在连云港落地应用,同时牵头推进具身智能体通信协议国家标准制定。智网星链平台支持多行业虚实智能体接入,具备强大的领域支撑能力。平台为供应商提供涵盖需求到部署的全链路服务,包含完善工具、文档、标准化接口及对接指南等,基于MCP与A2A,打造虚实智能体通信协议RVP,支持智能体间的无缝交互、实时通信与协作,使多智能体能够协同完成复杂任务,提升整体业务效率。
氦川科技CEO蒋俊上台路演分享,他表示:“当前,社会正从移动互联网迈向智能体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众多伟大的公司,同理,智能体互联网有望诞生更伟大的企业,其发展速度可能更快——或许在五年内就会出现规模达5000亿的公司。”
路演项目二:屹立机器人
该公司于2018在浙江嘉兴成立,公司专注高强度高精度金属加工领域,包含桁架机器人、关节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的最终生产线自动化集成解决方案。屹立机器人拥有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浙江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在下游新能源汽车、锂电等行业有深厚积累,是巨头公司的智造设备工业母机制造商。
屹立机器人融资负责人崔杰表示,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以工业机器人本体为重要组件,根据终端客户的场景需求,为其定制化、个性化地设计解决方案,再对工业机器人本体和附属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最终交付满足需求的工作站或生产线等机器人集成系统产品,是工业机器人进入终端行业应用的最后一步,集中实现智造稳定性和效率性。
路演项目三:宣康机器人
该公司于2023年在上海创立,是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转化成果。公司顺应人工智能、机器人、银发经济、康复“四合一”趋势,聚焦老伤病残失能群体,专注一体化智能护理床椅机器人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致力于成为智能康复机器人综合服务商,为养老机构及老年家庭提供专业、智能、有温度的服务。
宣康机器人创始人肖榕在现场分享时指出,当前护理机器人普遍存在短板:产品功能单一,缺乏智能交互能力;价格区间参差不齐;同时忽视用户精神需求与远程照护场景,难以满足多元化护理需求。针对上述痛点,宣康机器人明确了清晰的产品布局路径:以床椅机器人为切入点,逐步延展至床旁机器人,最终向保姆机器人的目标迈进。
路演项目四:海翼科
该公司于2024年在张江成立,致力于打通海气界面数据采集与分析闭环,通过高可靠、低成本的海气界面数据采集机器人,搭配AI技术赋能的海洋数据分析SaaS服务平台,海翼科为用户提供平台化、系统化解决方案。
海翼科首席数据科学家王若愚在现场分享时指出,海洋经济正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增长极——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超1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7.8%,2025年海洋经济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但亮眼数据背后隐忧凸显:我国海上活动严重依赖美国主导的海洋观测网,自身占比不足1%,海洋数据“卡脖子”制约国家海洋战略。对此,海翼科推出差异化方案:观测范围更广、数据要素更全、时空分辨率更高、性价比更优,且依托全国产化技术与产业链。王若愚强调,该方案将破解海洋观测“卡脖子”困局,捍卫我国海洋监测主动权。
路演项目五:风火轮萤图
该公司于2025年在上海成立,是一家致力于学习具身大脑和智能硬件研发的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变学习的方式。自主研发了多模态学习分析、教育知识图谱、自适应学习引擎和AI教育内容生成引擎四大核心AI引擎为底层,串联主动感知模型和个性化成长曲线模型,融合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理念,打造“因材施教”的智慧学习环境,助力每一位学生高效学习、快乐成长。
风火轮萤图CEO孔维刚在现场分享时指出,当前家庭教育面临三大核心痛点:家长辅导孩子时易情绪暴躁,家教服务不仅费用高昂,还存在稳定性差、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他提到,随着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市场亟需能适配学习场景、具备具身智能的自适应智能设备;但现有产品普遍存在价格高、复用率低、无法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短板。针对上述痛点,风火轮萤图给出解决方案:通过自研教育大模型及上百个教育Agent,结合具身智能硬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陪伴式学习服务。
路演项目六:油侠科技
该公司于2023年在上海成立,专注于有限空间工程作业领域,聚焦管道智能运维赛道。公司精准聚焦管道智能运维领域,依托“空间智能引擎+AI认知决策中枢+管道数字孪生”这一前沿技术体系,全力打造高防护等级的AI+通用管道机器人。凭借这套先进技术,成功破解狭窄空间作业的诸多难题,赋予机器人专家级的运维决策能力,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管道环境中应对自如。在推动行业进步的征程中,油侠科技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引领行业迈向数字化与碳中和的崭新时代,为有限空间作业领域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无限可能。
油侠科技CEO王小东上台路演,他表示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市场数据测算,建筑类管道运维年市场规模达815亿,但传统运维的不可持续性效率瓶颈:覆盖不全+速度慢;效果难验证,造假问题突出。公司打造高防护等级的具身智能管道机器人以“空间智能引擎+AI认知决策中枢+管道数字孪生”技术重构有限空间作业标准,赋予机器人专家级运维决策能力,推动行业迈向数字化与碳中和新时代。
在逐一展示了各自的核心技术与创新成果后,6家企业的精彩路演,得到了投资人的一致认可。现场的投资人以专业视角对路演企业进行点评和提问。茶歇环节,各参会嘉宾与企业代表、投资机构面对面沟通。投资机构对路演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与路演企业的项目分享人在商业化、竞争优势、技术布局、生产成本、未来计划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合作可能,现场氛围十分活跃。
作为“创在长三角路演”的重要专场,本次“AI+机器人”路演活动的举办,既是对张江“金融赋能产业”理念的实践,也是对长三角“AI+机器人”创新力量的集中展示。在政策支持、资本助力和技术创新的多重驱动下,AI+机器人企业正突破发展瓶颈,加速从概念走向应用。正如上海市张江科学城科创产业服务中心代表吴燕所言:“创在长三角路演是一个优质的投融资平台。”相信通过此类平台,更多创新项目将崛起,为全球智能产业注入新动能,共同开启人类与机器共生的新时代。
文字|计蓉蓉? ? ? 编辑|刘欣雨
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