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驾驶技术逐渐从实验室驶向产业落地的今天,一项被长期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底层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整车架构和智能出行生态,那就是:线控底盘(Drive-by-Wire Chassis)。
激光雷达、芯片、算法被反复讨论,但真正支撑起一辆无人车“动起来”的,不是传感器,而是底盘。而线控底盘的兴起,正是无人驾驶从原型验证迈向大规模量产运营的关键拐点。
什么是线控底盘?从机械连接到“电子神经系统”
传统汽车的“动能执行系统”——即驱动、转向、制动,依赖的是油门拉线、转向连杆和液压制动等机械/液压结构。而线控底盘通过电信号取代传统机械连接,实现对关键子系统的电子控制:
三大系统构成:
? 线控转向(Steer-by-Wire)
? 线控制动(Brake-by-Wire)
? 线控驱动(Drive-by-Wire)
-
多轮独立电驱单元(PMSM或轮边电机),实现每轮独立控制;
-
可支持差速驱动、原地掉头、多模式动力调节;
-
灵活适配城市配送、越野爬坡、景区缓行等多场景需求。
线控底盘的最大优势,是将执行层“数据化、模块化、可编程”,让车辆真正成为一个可被软件驱动的运动机器人。
底盘架构进化:不仅是“线控”,更是“平台化”
伴随线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提出**滑板底盘(Skateboard Chassis)**理念,将电池、电驱、悬架与三线控系统集成到底盘一体化结构中,上装与底盘完全解耦,形成更具扩展性的智能移动平台。
滑板化+线控架构,最终让整车成为“硬件可重构、软件可升级”的智能终端。这也意味着,未来车企不再需要“从零开发每一辆车”,只需基于一个成熟线控底盘平台进行快速定制和部署。
尚元智行:国产线控底盘走向产业化的头部力量
在这一领域,尚元智行(Shangyuan Zhixing)是国内率先实现智能滑板底盘量产化的企业之一。
其推出的AutoBots系列线控底盘,定位于L4级低速无人车场景,已广泛应用于无人配送、智能观光、安防巡逻、展陈零售等应用场景。
产品技术特征:
目前尚元智行在桐乡建立了完整的智能制造基地,具备年产上万台底盘平台的交付能力。
出货情况与合作生态:
-
AutoBots系列已累计交付数千台线控底盘,在低速无人车行业处于头部梯队;
-
合作客户涵盖城市物流运营商、头部景区、安防企业、科研高校等;
-
与中科院、吉大、CATARC、浙江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展开底盘协同创新合作。
技术指标一览(以AutoBots-W6为例)
写在最后:底盘不再只是“结构”,它正在成为智能控制单元
我们正站在“智能出行基础设施”升级的前夜。在自动驾驶生态中,线控底盘正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未来所有无人系统的控制核心。
未来,一个标准化、高可靠、可扩展的线控底盘平台将如“Android之于手机”,成为无人移动终端的关键底座。
而以尚元智行为代表的底盘科技公司,正逐步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国产线控平台的自主可控和规模化生产。这场从“机械车”到“智能体”的产业跃迁,正在从底盘开始。
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