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 开源特性使其成为全球唯一不受单一国家控制的主流架构,企业可自由定制指令集不用担心卡脖子。RISC-V 基金会通过瑞士注册(2020 年)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其标准制定流程由全球成员共同参与,中国企业贡献超 30% 提案。
国内成立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RISC-V 工作委员会、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三大核心机构,共同推动RISC-V 从技术走向产业落地。
工信部等八部门即将发布《全国RISC-V 芯片发展指导意见》,首次将其纳入国家战略,提出 "举全国之力,用开源 RISC-V 打破西方芯片霸权" 的目标。上海、杭州等地对RISC-V 企业提供最高 2000 万元研发补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设立百亿级专项基金。
关于RSIC-V生态及架构背景如上面,这条路对中国来说现阶段应该是比较适合的(无论是在端侧和服务器 AI芯片云端的突破),但是因为产业链和上下游的生态不完善也会走的艰难和慢一些。
这篇文章主要分享目前国内的RSIC-V企业以及上下游生态。
RISC-V?IP 核:芯来科技、芯原股份、兆易创新等企业提供从单核到多核的,IP核累计出货超100亿颗。
制造: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支持28nm 至14nm工艺流片,2025年RISC-V 芯片代工产能占比将达 15%410。
软件生态:华为鸿蒙、统信UOS 已支持 RISC-V,编译器(GCC)、模拟器(QEMU)等工具链成熟度达 80%。
车规级:芯来科技的NA900 系列成为全球首个通过 ISO 26262 ASIL-D 认证的 RISC-V 车规级IP核。
军工级:航天科技、国科安芯等企业通过抗辐射设计和定制化能力,实现关键器件自主可控;政策支持下,RISC-V 在军工电子的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15%提升至2030年的 40%。
整理国内头部25 家RISC-V 芯片企业的情况,来说明生态和主流玩家,精选名单,强烈建议收藏。(内容用于分享交流,排名不分先后,如果有没有列举的是作者还未接触不够熟悉)
1. 平头哥(阿里巴巴)
成立于2018 年,依托阿里达摩院技术积累,主导 RISC-V 生态建设,全球 RISC-V 国际基金会高级会员。
主流产品,玄铁处理器家族:覆盖E 系列(低功耗 MCU/无线领域的高能效领域)、C 系列(高性能 AI / 边缘计算领域)、R 系列(车载 / 工控领域)。2025 年推出服务器级处理器C930,支持512位 RVV1.0 和 8TOPS Matrix 引擎,SPECint2006 性能达15/GHz。无剑600芯片平台:集成 NPU、GPU、安全模块,支持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和智能终端。
应用场景:云计算(阿里云服务器)、自动驾驶(比亚迪车载平台)、智能家居(天猫精灵)。
发展方向,推动RISC-V 进入数据中心市场,与阿里云协同开发云服务器芯片。
深化与车企合作,拓展车载计算平台。开源玄铁IP,构建 “芯片 - OS - 应用” 生态闭环。
2. 芯来科技(Nuclei System Technology)
2018 年成立,专注 RISC-V CPU IP 研发,全球首家获 ISO 26262 ASIL-D 认证的 IP 厂商。?RISC - V 基金会银级会员、中国 RISC - V 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以及中国开放指令集生态(RISC - V)联盟会员单位。专注于RISC-V CPU IP及相应平台方案研发的公司。
主流产品,NA900系列6核RISC-VCPU IP,性能达 4.6K DMIPS@300MHz,已用于矽力杰 SA32D车规级MCU,支持 ASIL-D 功能安全。NI900:AI 专用处理器,支持512 位矢量计算,适配大模型推理。
应用场景:汽车电子(车载MCU/ECU)、工业控制、AI 边缘设备。
发展方向,车规级IP 量产,NA300 系列已用于激光雷达和自动辅助驾驶。
开发RISC-V+NPU 异构架构,抢占端侧 AI 市场。联合高校推动 RISC-V 开源工具链建设。
3. 全志科技
全志科技是一家在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设计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公司,在智能家居和物联网芯片领域位居第二,与阿里平头哥深度合作,基于玄铁C910、C906 内核研发出了智能视觉、车规级芯片,推动了公司RISC-V产品线的飞速发展。
主流产品,R系列:R328/R329(智能语音)、V85X(智慧视觉)、D1(通用型)。2025年推出V821双RISC-V架构芯片,应用于安防视觉和智能穿戴。?MR 系列:扫地机器人芯片,支持AI 避障(小米 CyberDog2 采用 R329)。
应用场景:智能家居(小米、美的)、车载信息娱乐(比亚迪AR-HUD)、工业检测。
发展方向,开发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芯片,适配L2+级需求。拓展海外市场,与东南亚厂商合作推广 RISC-V。
4. 芯原股份
中国领先的半导体IP授权龙头及芯片定制服务商,采用独特的芯片设计平台即服务模式,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物联网、AI等多个领域。2023年其半导体IP授权业务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排名第七,并拥有全球前十企业中种类最丰富的IP库。公司客户包括三星、谷歌、华为、阿里等国际头部企业。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主导过多项指令集标准制定,掌握20余项RISC-V专利,并通过IP核授权模式为产业链提供底层技术支持;牵头建立中国RISC-V产业联盟(CRVIC),2024年会员单位超190家,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化与生态整合。
主流产品,RISC-V GPU/AI IP:与平头哥合作开发全球首款 RISC-V GPU,支持数据中心和自动驾驶。NPU IP:已用于 72 家客户的 128 款 AI 芯片,出货超 1 亿颗。
应用场景,物联网、汽车电子、AI 芯片。
发展方向,推动Chiplet 技术落地,构建高性能 AI 芯片生态。
主导RISC-V 国际标准制定,参与 ISO/IEC 相关工作。
5. 赛昉科技(StarFive)
赛昉科技(StarFive)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高科技企业,提供全球领先的基于RISC-V指令集的CPU IP、NoC IP、SoC、开发板等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是中国RISC-V软硬件生态的领导者。高性能 RISC-V 芯片设计企业,获百度战略投资。
主流产品,昉?天枢CPU IP:性能对标 ARM A76,JH7110 芯片支持4K双屏显和 AI 加速。“狮子山芯”:与超聚变合作开发数据中心级芯片,适配320 核算力集群。
应用场景,PC、数据中心、工业控制。
发展方向,拓展香港市场,与港投公司合作建设RISC-V 创新枢纽。开发支持5G 和 AI 的下一代处理器。
6. 兆易创新
是中国国产NOR Flash 和 MCU 龙头企业。在 SPI NOR Flash 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累计出货量超 270?亿颗。主要为基于ARM Cortex - M 系列、以及基于 RISC - V 内核的 32 位通用 MCU 产品。GD32 系列 MCU 提供高性能、低功耗和高性价比,支持工业应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广泛应用。
GD32V系列:RISC-V MCU全球首家量产,覆盖家电、工业无线互联,出货超5亿颗。GD25/55 车规级 SPI NOR Flash:通过 ASIL-D 认证,用于智能座舱和域控制器。
应用场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
发展方向,2025 年推出车规级 RISC-V MCU,进军智能汽车市场。扩展存储芯片与MCU 的协同方案。
7. 乐鑫科技
乐鑫科技是全球化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专注于研发性能卓越、低功耗的无线通信芯片。全球物联网Wi-Fi MCU 领军者,RISC-V 生态构建者。
主流产品,ESP32-C6:全球首款获 PSA Certified Level 2 认证的 RISC-V 芯片,集成 Wi-Fi 6、蓝牙 5 和 802.15.4,应用于智能家居和工业自动化。
ESP32-P4:边缘 AI 多核 SoC,支持实时操作系统和低功耗设计。
应用场景,智能家居(小米、亚马逊Echo)、智能穿戴、工业物联网。
发展方向,强化安全认证,适配欧盟《网络韧性法案》等法规。开发支持6G 的下一代通信芯片。
8. 中科蓝讯
中科蓝讯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低功耗、高性能无线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是无线音频 SoC 芯片领域主要供应商。无线音频芯片龙头,TWS 耳机主控芯片全球市占率第一。
主流产品,BT8932H:32 位 RISC-V 处理器,支持蓝牙 5.4 和主动降噪,用于 realme、Redmi 等耳机。AB5600 系列:集成 NPU 的 AIoT 芯片,支持语音助手和健康监测。
应用场景,TWS 耳机、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
发展方向,向高端音频市场拓展,开发支持空间音频的芯片。
布局AIoT 领域,整合传感器和边缘计算功能。
9. 北京君正
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基于创始团队创新的CPU设计技术,迅速在消费电子市场实现SoC芯片产业化,2011年5月公司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车规级存储芯片龙头,整合RISC-V 内核的 T40 系列芯片通过 AEC-Q100 认证。
主流产品,T40 系列:车规级 RISC-V 芯片,算力 4TOPS,应用于蔚来、比亚迪车载系统。X2000系列:高性能 RISC-V 处理器,支持工业控制和智能安防。
发展方向,开发支持L3 级自动驾驶的域控制器芯片。
深化与车企合作,拓展车载计算平台。
10. 睿思芯科
2018 年成立,专注高性能 RISC-V 开源架构芯片设计,主要开发基于 RISC - V 的高性能处理器 IP 核,提供垂直领域(DSA)定制处理器设计服务以及定制芯片解决方案。2025 年推出的新一代 RISC - V 开源架构 “灵羽” 芯片是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 RISC - V 服务器处理器。
主流产品,灵羽处理器:32 核 CPU+8 核 LPU,支持 PCIe 5.0 和 CXL 2.0,性能比肩 Intel Xeon,用于数据中心和全闪存储。
应用场景,数据中心、大模型推理、6G 通信。
发展方向,构建RISC-V 服务器生态,与联想、长城合作推广整机方案。
开发支持6G 的下一代通信芯片。
11. 龙芯中科
龙芯中科国产CPU 领军者,2023 年推出 RISC-V 架构处理器,构建自主生态。基于信息系统和工控系统两条主线开展产业生态建设,在电子政务、能源、交通、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
主流产品,龙芯架构(LoongArch):兼容 RISC-V 指令集,支持向量扩展和二进制翻译。3A5000 处理器:支持多架构应用迁移,适配政务信创和工业控制。
应用场景,政务云、工业自动化、边缘计算。
发展方向,推动RISC-V 与 LoongArch 融合,构建 “自主 + 开源” 生态。
开发支持5G 和 AI 的下一代处理器。
12. 国芯科技
国芯科技成立于2001年,于2022年1月6 日在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 CPU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致力于服务安全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2017年开始,投入基于RISC-V指令集的CPU核和软件工具链的开发,安全芯片领域专家,推出系列化 RISC-V CPU IP。
主流产品,CRV0/CRV4/CRV5/CRV7:覆盖低功耗到高性能场景,支持 AI 协同。CCP917T 云安全芯片:集成 RISC-V CPU 与 NPU,适配云计算安全。
应用场景,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
发展方向,开发车规级RISC-V MCU,适配智能驾驶需求。
推动RISC-V 在金融安全领域的应用。
13. 复旦微电
FPGA 和安全芯片龙头,集成 RISC-V 内核于可重构芯片。
主流产品,FPAI 芯片:结合 RISC-V 与可重构硬件,支持 AI 推理。
FH8898 网络处理器:集成 2.0TOPS NPU,适配智能汽车。
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智能汽车、工业检测。
发展方向,开发支持L3 级自动驾驶的域控制器芯片。
推动RISC-V 在 FPGA 领域的深度融合。
14. 国民技术
安全芯片与MCU 厂商,参与 RISC-V 生态联盟。
主流产品,N32G/N32L 系列:RISC-V MCU,支持国密算法。
N32W 系列:集成无线通信功能,适配物联网。
应用场景,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安全通信。
发展方向,开发车规级RISC-V 安全芯片,适配智能汽车。
强化与平头哥的生态合作。
15. 富瀚微
视频监控芯片厂商,布局RISC-V 技术。
主流产品,FH8898 网络处理器:集成 RISC-V 内核,支持 4K 实时处理。
FH8330E 车载芯片:适配智能汽车图像处理。
应用场景,智能汽车、工业检测、视频监控。
发展方向,开发支持自动驾驶的域控制器芯片。
推动RISC-V 在 AI 边缘计算的应用。
16. 瑞芯微
瑞芯微电子成立于2001 年,总部位于福州SoC 设计龙头,开放 RISC-V 核心支持 AMP 架构,主要产品除各类型处理器芯片外,还包括电源管理芯片、数模混合芯片、光电产品及开发板产品。
主流产品,RK3568:集成 RISC-V 核心,支持非对称 AMP 架构,适配工业自动化。RK3588:高性能 AI 芯片,支持多场景异构计算。
应用场景,工业控制、智能安防、边缘计算。
发展方向,开发支持6G 的下一代通信芯片。
推动RISC-V 在车载信息娱乐领域的应用。
17. 晶晨股份
智能电视芯片龙头,集成玄铁RISC-V 内核。
主流产品,T 系列芯片:集成玄铁 906 内核,支持 4K 视频处理。A 系列芯片:适配智能音箱和物联网设备。
应用场景,智能电视、智能家居、物联网。
发展方向,开发支持8K 和 AI 的下一代电视芯片。
拓展RISC-V 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
18. 芯华章
背景:EDA 工具厂商,支持 RISC-V 设计全流程。
主流产品,GalaxFV 形式化验证工具:适配 RISC-V 处理器验证。
HuaPro P3 FPGA 验证系统:支持高性能 RISC-V 芯片开发。
应用场景,芯片设计、验证、测试。
发展方向,完善RISC-V 工具链,支持开源社区。
推动Chiplet 技术与 RISC-V 的融合。
19. 灵动微电子
MCU 厂商,推出 RISC-V 内核产品。
主流产品,MM32F3 系列:基于 RISC-V 内核,支持工业控制。MM32H5 系列:高性能 MCU,适配汽车电子。
应用场景,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消费电子。
发展方向,开发车规级RISC-V MCU,适配智能驾驶。
拓展海外市场,推广RISC-V 产品。
20. 翱捷科技
通信芯片厂商,布局RISC-V 架构。
主流产品,ASR8500 系列:集成 RISC-V 内核,支持 5G 通信。ASR6500 系列:适配物联网和边缘计算。
应用场景,5G 基站、物联网、边缘计算。
发展方向,开发支持6G 的下一代通信芯片。
推动RISC-V 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21.?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
成立于2021 年,构建开源芯片技术体系,加速RISC-V 生态发展,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行业规模商用。
主流产品,第三代“香山” RISC - V 开源高性能处理器核,性能水平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成为国际开源社区性能最强、最活跃的 RISC - V 处理器核。现阶段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启动实施 “面向数据中心的高性能 RISC - V 处理器核和服务器 CPU 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 核心项目。
应用场景,聚焦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其处理器核CG EDGE-3 获 ISO26262 ASIL B 认证,适用于车规级场景
22.?广州希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希姆计算成立于2019年4月,基于RISC-V 架构开发专用 AI 处理器,如 STCP920 人工智能计算卡,支持云端和边缘端的 AI 推理与训练。采取由专用计算(DSA)向通用计算(CPU)逐步演进的发展战略,以 AI 芯片为切入点,先推理后训练,与字节合作进行业务部署的云端Al推理芯片。
作为RISC-V 国际基金会高级会员,参与AI/ML 专委会和 Matrix TG 核心工作。
23.?知合计算
合计算成立于2022年,基于 RISC-V 扩展指令集,优化 AI 算力与通用计算的融合,提升端侧推理效率。针对 AI 智算场景开发基于RISC-V架构的高性能、可扩展计算芯片,依托自身生态优势,聚焦AI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以“应用定义产品”的方式,为包括通用人工智能(AGI)在内的广泛应用场景打造创新、高效的算力基础。
知合计算CEO 孟建熠,此前曾任平头哥半导体副总裁,主要负责平头哥的RISC-V芯片业务。2024年完成数亿元 A1 轮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聚焦 RISC-V 高性能芯片研发。
24.?蓝芯算力
2023年成立,专注于高性能服务器 CPU 设计,提供软硬一体优化的计算解决方案,目标替代 x86 和 ARM 架构。由字节跳动负责 RISC-V 以及服务器芯片业务负责人卢山从字节离职创业。为数据中心、云计算、企业级应用(包括金融、证券、保险、电信等)以及 AI 和大数据、大模型应用等提供高性能 CPU 的完全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作为 RISC-V 工委会早期成员,推动服务器领域的 RISC-V 标准化和生态建设
2024 年 3 月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由深圳南山战新投、华控基金、联想创投等机构投资
25.?进迭时空
进迭时空是一家计算芯片企业,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研发下一代RISC-V架构的高性能CPU并提供软硬一体优化的计算解决方案。秉承进取不息、迭代不止的企业精神,公司致力于构建“云——边——端”架构原生一体的下一个计算时代。
主流产品,RISC-V AI CPU 芯片K1内置8个X60核,单核性能较同等微架构 ARM A55 提升 30%,芯片主频最高2.0GHz,CPU算力大于50K DMIPS,CPU 提供融合 AI 算力 2TOPS@INT8,可广泛应用于开发板、云笔电、机器人、工业控制等场景。K1 芯片累计量产交付量已突破 5 万颗,是量产速度较快的 RISC-V AI CPU 芯片。完成A+轮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本轮融资由香港Brizan III期基金领投,将主要用于高性能RISC-V AI CPU、服务器AI CPU产品的研发及市场拓展,加速RISC-V产品迭代及生态建设。
还有一些未在文章体现的,用表格列出。
欢迎加入读者交流群xinkejiquan001(与行业大咖交流、互换名片),请备注名字+公司+岗位。
								
								
								
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