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十五届交博会以“新科技 新交通 新业态 新发展”为主题,汇聚全国300余家参展商、超3000件展品,全面展示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路云协同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为未来交通的智能化与安全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本文将重点整理展会中突出的技术创新与产品亮点。
2025年4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交博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此次盛会由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主办,以“新科技 新交通 新业态 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全国300余家参展,带来超3000件展品,集中呈现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AI大模型等多领域的前沿产品,为辅助驾驶的安全性、操作性与可靠性提供坚实保障。
当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势头迅猛。工信部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20个车路云试点示范城市,累计测试里程达1.5亿公里。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秘书长苑雷表示:“目前国内已发放8000多套测试号牌,开放测试道路达32000多公里,多地积极推进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我国的测试条件堪称全球一流。”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在落实“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指引下,以及公安交管对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本届交博会精心设置“智慧交管展区”、“交管数字化展区”、“交管科技创新展区”三大主题馆,展示了交通数据采集、传输与分析的最新成果,以及车路协同、边缘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产品和交管数字大模型系统。
01聚焦行业发展堵点,发布两份报告
在交博会开幕式上,《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装备推荐目录(2025版)》与《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员现状报告(2025)》正式发布,为行业创新发展带来新助力。
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普及,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员备受关注。他们承担着保障道路测试与应用安全的重任,在政策推动下,群体规模迅速壮大。但目前关于安全员的资料匮乏,社会对其产生、工作特点及行业现状了解不足,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在此形势下,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积极发挥“四个服务”作用,履行行业自律职能,开展调研并编制了《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员现状报告(2025)》。
这份报告聚焦行业现状,梳理了安全员的概念、类型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管理政策、企业制度和典型国家安全员规定,分析国内发展情况并给出建议,为行业提供了丰富数据,为政策制定和规范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与此同时,为提升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经调研需求、结合展会产品、组织专家推荐评审,完成了《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装备推荐目录(2025版)》的编印。该目录涵盖交通安全设施、智能交通管理等七类产品设备,集中展示了行业先进技术与最新产品。它打通了供需对接渠道,推动新技术、新装备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助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
02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展示精彩呈现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将参展成果精心划分为6大主题区,分别是“智慧管控”、“执法技术”、“事故预防”、“车驾服务”、“教育培训”、“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评”。
其中,执法技术区展示了基于视频识别的交通前端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无人机快勘系统。后者是顺应事故处理快勘快撤新需求而诞生的勘查新装备。它依托多旋翼无人机航拍技术,功能强大。不仅能实现无人机一键起飞,还可自动识别事故现场并照相,利用AI识别现场元素、自动测量目标尺寸。同时,对无人机运行进行监测,在云端制图,并能与综合应用平台事故处理系统无缝对接。这些功能极大提升了事故勘查效率与准确性,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百度智能云
百度智能云携全域信控3.0、轻量化SaaS应用、交通大模型一体机等新产品亮相展区,为现场客户、合作伙伴等提供“交通上云就上百度智能云”的优选方案。
基于百度智能云的千帆-交通增强版在视觉、语言和专家知识方面的强大能力,百度智能云聚焦信控优化、道路隐患AI巡检、城市交通研判、互联网助手等核心场景需求,推出私有化专网部署和互联网SaaS服务(软件即服务)两类应用模式,助力行业创新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信控一体机新升级软硬一体架构,采用高可用集群模式,多品牌信号机快速对接;自带互联网数据,涵盖统一信控、态势研判及可视化,打造全流程信控业务闭环,开箱即用。
大模型加持下,信控SaaS平台全面覆盖路口配时方案识别、问题诊断、方案优化、分析报告等主要功能,具备“轻量化、快交付、低投入”的特点,可自动推算每个路口的交通流量数据,结合人工校验,确保流量和流向数据误差控制在20%以内,最终达成路口车均延误下降14.37%的显著效果。
华为面向全行业客户、伙伴及专家,分享了交管场景“采、传、存、算、用”全栈化解决方案。同时,首次对外展示全新黑科技产品AI超微光5.0摄像机,以及“电警卡口”“信控优化”“车路云一体化”三大交管解决方案。
AI超微光5.0作为首款用于交警的鸿蒙摄像机,实现了软硬件全面升级。其采用F1.1大光圈镜头与第二代超感光Sensor,相比传统F1.6进光量提升115%,低照性能显著增强。前端大算力配合车辆全场景图像增强算法,有效解决重度彩纹、车牌过曝等问题。而且,该摄像机极简装维,电动聚焦马达可实现画面虚焦自巡检,后台一键恢复聚焦,电警款还支持电动变焦,为前期工勘和后期维护带来极大便利。
华为行业感知智能信控雷视感知解决方案,运用雷视拟合技术,凭借精准流量数据等能力助力道路交通智能信控,实现路口信号自适应控制,减轻人工配时压力。
“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已进入实施阶段。鉴于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碎片化”,华为推出的该解决方案,包含F5G全光网络和路侧精准感知,为车路协同提供数字化底座。路侧感知采用超微光5.0摄像机,结合OTN+PON技术进行数据实时回传,有效提升交通通信效率,保障出行安全,为未来交通智能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前不久刚刚发布了大模型交通产品基于观澜大模型的交通产品,展现了其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实力。它拥有更深层次的网络架构,具备更强的全局特征提取与上下文建模能力,泛化性更佳,有效解决了复杂场景下的误检、漏检难题。
在卡口抓拍系列产品中,视觉大模型的加持让安全带检测更为精准。即便安全带部分被遮挡,或受雨刷等干扰,也能通过综合人体坐姿、轮廓等因素准确判断。对于复杂场景和非标准形态的安全带,如带封套的安全带,同样能精准识别。在检测打电话、玩手机行为时,大模型的自注意机制发挥关键作用,不再单纯依赖手机外形等局部特征,而是综合分析手与人体的接触、视线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准确识别。
此外,海康威视发布的大模型交通事件检测系列产品表现出色。在抛洒物检测方面,结合大模型减少了树影、水渍等干扰,提升检测效果;停车检测时,大模型能精准区分各类物体,并依据车辆停留时长、位置偏离车道线等动态特征综合判断,大幅降低误报率。
上海三思
上海三思聚焦全场景智慧交通,在展会上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其中,智慧中枢 P1.25 间距 4K 超高清大屏机不仅能够进行实时监控,还可借助大数据分析,以三维可视化形式呈现车流量及事故热力图。这一功能极大地提升了跨部门指挥效率,让交通状况一目了然,为高效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三思情报板能够在毫秒级时间内更新路况信息,确保出行者及时获取最新动态;可变车道屏则可智能调节车流,助力潮汐车道实现高效疏导,优化道路资源利用。数字哨兵系统采用先进的雷达加视频融合监测技术,对超速、逆行等危险行为进行三级预警,有效降低高风险路段的事故发生率。
青岛通产智能
青岛通产智能在展会现场展出了精心研发的飞行警车 1:2 模型,这一独特展品瞬间吸引了众多目光。已成功研制完成的飞行警车亮点颇多,作为带载人舱的四轴八旋翼电动飞行器,其旋翼可折叠,有效节省占地空间。它兼具无人与载人飞行能力,能在2米宽、5米长的平地上垂直起降,灵活性极高。
在实际应用中,在高速路上遇紧急情况时,常规警车难以及时到达,交警可驾驶飞行警车快速奔赴现场指挥交通。该车满电状态下,可载一人飞行约50公里,能在高速应急车道安全起降与低空悬停。
此外,飞行警车还可与公司研制的救援无人机、安全文明机器人配套使用。通过协同作业,能全方位提升交管部门指挥交通的效率,增强应急救援反应速度与处理能力,为道路交通管理带来全新变革,助力打造更安全、高效的出行环境。
莱斯信息
莱斯信息此次推出三大创新产品体系,充分彰显了其在车路云协同与低空安全领域的技术硬实力。“云枢车路云”解决方案创新性地打造“智核 + 智行”双擎方案。其中,全国产化的“智核”边缘计算单元响应速度可达毫秒级,与云控平台紧密联动,成功打通了车路数据闭环,为智能交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低空安全领域,莱斯信息积极开拓新赛道。“天帷低空智警平台”专为交警勤务打造,创新性地将低空无人机和大模型应用于交警业务,通过“手”(无人机控制)、“眼”(AI感知)、“脑”(大模型决策)协同,优化警力资源配置,解决事故处置滞后等难题,实现应急响应、日常巡查和事故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天穹反无作战体系”则聚焦交警低空安防,融合雷达与光电探测技术,全面提升反无作战效率,广泛适用于多种场景,有力抵御各类无人机威胁。
此外,莱斯信息还展示了“娄立方”警用无人车,进一步丰富了其创新产品矩阵,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推动相关领域迈向新高度。
千方科技
千方科技重点展示了多个极具创新性的平台与解决方案。“城市交通综合优化平台”汇聚了千方多年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宝贵经验,与DeepSeek深度融合。它能全面调查交通状况,深度剖析交通问题,精准制定优化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效果,为交通管理者呈上一站式可靠高效的优化方案。
千方智能路口云控平台专注路口场景,凭借数字孪生实现精准监测、精细分析与精确治理,借助AI持续优化。“医学景商站”方案以“一面多点”覆盖多场景,有力推动城市交通体系升级。
在智慧停车与新能源领域,千方科技依托城市级智慧停车云平台,整合动静态数据进行路径规划,精准选定充电场站位置,用停充用户行为数据辅助交通决策。其城市级停充一体化方案及“云-边-端”技术路线下的系列产品,覆盖多种充电场景。
“车路云一体云控应用平台”将AI深度融入“感知-决策-控制-服务”闭环,集多种应用于一身,构建起城市级数字交通基础设施,服务网联车辆出行、交通动态优化及政府运营监管,全方位展现了千方科技在交通领域的卓越创新能力与前瞻性布局。
海信网络科技
海信网络科技凭借二十余年交通行业深耕经验,推出云信?通途交通大模型。此模型整合Deepseek、Qwen等通用大模型的推理与多模态能力,搭建起问答、分析和决策系统。它能实现多模态情报感知,对海量信息进行关联处理,精准推理预测交通态势,并融合推荐专业方案。作为海信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的核心,该模型深度赋能交通指挥、缓堵、安全防控等场景,成为交通管理者得力的新型“AI搭子”。
海信展示的2025年度机型“通途星海AI信号机”可实现感知、控制、通信三大关键升级,带来六项行业首创技术。感知方面,基于灯态的目标预测与补偿技术让准确率提升10%,基于车辆运动轨迹的交通事件检测技术,检测范围超200米且准确率超85%。控制层面,人机非全感应控制复用视频节省成本超70%,可视化勤务触屏解决民警操作难题。通信环节,增设安全通信模块实现车联网与视频专网安全共享,数电同传通信模块降低旧路口改造施工成本。这些创新技术全方位提升了信号机性能,展现海信在交通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卓越创新能力。
杰瑞科技
杰瑞科技积极拥抱前沿科技,深度融合DeepSeek等AI大模型技术,围绕安全、效率、监管三大核心需求,精心打造三大核心场景,为城市交通治理带来革新。
在信号控制优化方面,杰瑞信号控制系统借助大模型构建“数据驱动+知识引导”体系,整合多方数据,动态分析拥堵成因并给出优化建议,还能解读标准文件辅助科学决策,实现从“被动响应”到“智能决策”的转变。
应急事件处置上,针对高风险场景,DeepSeek等大模型赋能“人车路企物”全要素监管平台。事故发生后10秒内推送定制方案,实时掌握危化品车辆信息,预测风险提前预警,联动多部门协同处置,完成从“单点处置”到“全要素协同”的跨越。
执法监管方面,杰瑞AI语音执法监管系统凭借大模型多模态理解能力,精准识别执法问题,减少争议,联动知识库辅助规范执法流程,还能根据数据分析预判违法高发时段,生成巡查方案,达成从“人工筛查”到“精准溯源”的进步。杰瑞智慧交通的这些创新举措,为城市交通治理注入强大数智力量。
杰瑞科技的空地协同管控系统融合无人机、地面设备及卫星定位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防控网,实时追踪交通流与突发事件,依托5G+AI平台实现多源数据秒级融合与跨端决策,突破单维管控局限,支持拥堵分流、事故全景还原及应急通道秒级开辟。
佳都科技
佳都科技紧跟道路信控、车路云一体化等行业发展步伐,凭借丰富经验,以“知行+DeepSeek”双擎驱动,发布了多款重磅新品,满足客户快速部署需求。
AI信控智能体平台亮点突出,基于时空决策大模型预测指标,依靠信控领域专家大模型优化信控方案,还内嵌交通仿真模块评价方案,全方位提升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化水平。
边缘智慧小站(信控版)功能实用,能接入各类检测设备感知数据,可对路口、路段等进行交通需求、状态预测及异常检测分析,提供信号方案生成、优化等一系列服务。
云枢?智能网联时空数据赋能平台意义重大,作为城市级交通数据基座,融合多源交通数据,形成运行指标体系,为车路云全景业务提供有力支撑,在交通管理等多场景发挥关键作用,展现出佳都科技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前瞻性布局。
易华录
易华录紧扣行业痛点难点,以创新实战应用为核心,带着自主研发的交管大模型、AI底座、数据底座,以及多个优势领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精彩亮相。
易华录着重关注省级、城市级交通管控服务场景,创新交通数据资源治理应用模式,最大化挖掘数据价值,推出小易、易慧、易安、易畅、易管解决方案5.0 ,打造“端、边、云”一体化产品体系,显著提升交通管理服务效能。
在端侧,多款信号机及雷视检测器可有效满足路面控制与检测需求;边侧的边缘处理器及边侧AI产品系统,助力路口智能控制与道路安全防控;云侧构建的“交管大模型?小易”,能全方位满足风险研判处置、视频智能巡检等众多业务场景需求。
大华股份
大华股份带来一系列场景化数智新产品、新方案以及交管大模型。全息·交通指挥借助三维数字底座,为交通管理带来全新变革。它依托全息感知雷视与高精地图融合技术,搭建起动静态交通数据全要素感知体系,在安全防控、缓堵保畅、指挥调度等核心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在安全防控方面,该系统能实时监测车辆轨迹冲突风险,自动生成交叉口碰撞预警信息,并通过联动诱导屏及时发布。其三维可视化模型还可进行历史轨迹回溯与风险预演,帮助管理者提前对高风险点位进行主动干预。
缓堵保畅上,依据车道级流量、排队长度等实时数据,动态给出信号灯配时优化建议,打破传统固定周期调参模式,利用多维数据融合减少绿灯空放损耗。
指挥调度时,在三维数字孪生界面轻点诱导屏图标,就能直接编辑发布路线指引、管控提示等信息。针对特勤任务,可自动生成电子围栏,实时预警闯入车辆,并将信息推送至周边警力以便及时处置,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效率与精准度。
交管无人机应用“起飞”
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下,无人机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本次展会备受瞩目的焦点。其中湖北公安厅交管总队自主研发的“公安交管恒巡者”无人机系统尤为亮眼。
目前,无人机在交通管理中应用场景丰富,涵盖日常巡检、安全隐患分析、交通违法取证、事故现场勘察以及应急指挥等多个方面。多数交通企业选用大疆无人机,并着力于搭建配套平台。比如,贵阳交警与交通安全行为科学实验室合作,落地的交管无人机应用颇具特色。其车载式无人机能快速部署、高效作业,可由指挥中心远程操控自主巡检;固定式无人机通过远程操作,定时定点自动完成巡视任务。莱斯信息发布的低空智警平台也展现出强大功能。
杰瑞科技的空地协同管控系统更是一大亮点,它融合无人机、地面设备及卫星定位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防控网,借助5G+AI平台实现多源数据秒级融合与跨端决策,有效突破单维管控局限,在拥堵分流、事故全景还原及应急通道开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克服传统无人机续航短的难题,湖北公安厅交管总队通过低成本改造现有警用无人机,采用3D打印技术与系留供电模块化设计理念,自主研发无人机系留设备,利用地面电源和高强度线缆为无人机持续供电,实现24小时不间断滞空作业,让无人机在交通管理中发挥更大效能。
03、后记
从行业发展趋势而言,语言大模型、视觉大模型以及多模态大模型不断演进,在此浪潮推动下,交通大模型正式步入应用时代。这一变革意义深远,交通大模型凭借其独特优势,正逐步攻克交通领域长期存在的各种难点问题,为交通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开辟新路径,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与活力。来源 | 本文信息来自展会公开资料,由示范区编辑整理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