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起科技(688008.SH)于2025年4月23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核心驱动力来自AI产业需求爆发及?DDR5?内存接口芯片的持续渗透。
一、营收与利润双高增,毛利率持续优化
营收与净利润: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长65.78%;归母净利润5.25亿元,同比大增135.14%;扣非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128.83%。这一增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DDR5内存接口芯片(RCD/DB)出货量激增及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 Retimer、MRCD/MDB?及?MXC)的规模化落地。
毛利率: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提升至?64.50%,同比增加?3.57?个百分点,主要因?DDR5?子代迭代(第二、第三子代?RCD?芯片占比提升)及高毛利的高性能运力芯片(如?PCIe Retimer)销售占比扩大。
费用控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合计增长?17.51%,显著低于营收增速,体现了规模效应下的费用优化能力。
二、核心业务:DDR5市场渗透与接口芯片双轮驱动
市场需求:AI?服务器、数据中心对高带宽内存的需求推动DDR5渗透率加速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且第二子代和第三子代RCD芯片出货占比增加,推动该产品线收入同比增长约?60%。
技术优势:作为?DDR5?内存接口芯片国际标准的主导者,公司已推出支持12800 MT/s速率的第二子代?MRCD/MDB?芯片,并启动第五子代RCD芯片的量产研发,保持技术代际领先。
产品矩阵: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 Retimer、MRCD/MDB、CKD)合计销售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PCIe Retimer?芯片已在?AI?服务器中规模化应用,MRCD/MDB?及?CKD?芯片进入行业规模试用阶段。
技术突破:PCIe6.x/CXL3.x Retimer芯片完成送样,PCIe7.0 Retimer?芯片启动工程研发;CKD?芯片支持多通道内存架构,有效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战略意义:运力芯片(数据传输效率)成为?AI?系统性能瓶颈,公司通过?“算力?+?存力?+?运力”?协同布局,构建全互连芯片解决方案,目标在未来?5-10?年成长为国际领先的全互连芯片设计公司。
三、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规划
AI?大模型训练对高带宽内存和高速互连芯片的需求激增。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超30%,为澜起科技的?DDR5?和运力芯片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DDR5渗透率加速提升:2024年全球DDR5内存渗透率约?30%,预计2025年将突破?50%,而澜起科技凭借技术优势,在?DDR5?内存接口芯片市场的份额已超?70%。
技术布局:在PCIe/CXL互连领域,公司深化与CPU/GPU厂商的合作,推动PCIe Switch等新产品研发;在以太网及光互连领域,计划通过投资或自研切入高速光模块市场,完善全互连芯片矩阵。
研发投入:一季度研发费用1.53?亿元,占营收12.52%,重点投向CXL技术、PCIe7.0 Retimer?芯片及去抖时钟芯片,确保技术代际领先。
四、核心产品介绍
内存接口芯片
寄存缓冲器(RCD):用来缓冲来自内存控制器的地址、命令、时钟、控制信号。
数据缓冲器(DB):用来缓冲来自内存控制器或内存颗粒的数据信号。RCD与DB组成套片,可实现对地址、命令、时钟、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全缓冲。
高性能运力芯片:
PCIe Retimer芯片?:用于CPU与GPU或AI?芯片之间的高速互连。
MRCD/MDB?芯片:用于服务器高带宽内存模组?MRDIMM,主要为?AI、高性能计算等领域提供更高带宽的服务器主内存解决方案。
MXC?芯片:用于内存扩展和内存池化,可满足?AI、高性能计算等数据密集型应用对内存容量日益增长的需求。
时钟驱动器芯片(CKD):用于客户端内存模组CUDIMM、CSODIMM和CAMM,其主要作用是对内存模组上的时钟信号进行缓冲再驱动,CKD是JEDEC定义的标准化产品,当DDR5数据速率达到6400MT/s及以上时,PC/笔记本电脑的内存模组需要搭配CKD芯片。
欢迎加入读者交流群xinkejiquan001(与行业大咖交流、互换名片),请备注名字+公司+岗位。
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