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电子设备振动环境试验(9) —— 主要试验参数计算

2024/11/18
6092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引言

前文介绍了电子设备振动环境试验概念,以及几种主要试验类型。

电子设备振动环境试验(1) —— 概述

电子设备振动环境试验(2) —— 振动环境试验类型

电子设备振动环境试验(3) ——振动台试验系统

电子设备振动环境试验(4) ——数据采集系统

电子设备振动环境试验(5) ——正弦振动和扫频

电子设备振动环境试验(6) ——随机振动

电子设备振动环境试验(7) ——冲击试验

电子设备振动环境试验(8) —— 噪声试验

本文将介绍振动环境试验中主要试验参数的计算。

频域曲线

本文主要围绕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和冲击试验的频域曲线开展相关试验参数计算的介绍。

正弦振动

上面是个典型的正弦振动试验条件,频率和加速度幅值在双线性坐标下表示;有些频率范围较广的,X轴也常常会用对数坐标形式。严格说来,位移那段在加速度幅值下显示应该是二次曲线;不过很多场合下,曲线示意中也用直线替代,并无大碍。

通常扫频试验量级较小,各个频点的幅值大小一致,均用加速度描述。而某些领域中的正弦试验,量级较大,且低频段频率较低,振动台的最大位移满足不了试验要求,同时结合一些其他原因,正弦振动的曲线经常如上所示,低频段由恒位移,其他部分由加速度来描述。

这里首先碰到一个问题,在位移和加速度描述之间有个交越点,该点同时定义了位移和加速度,如果位移和加速度定义不当,是可能出现矛盾的。

位移对于时间两次求导即为加速度,对于正弦函数

通过上式,可以检查交越点的位移和加速度是否合理。

对于上例,交越频率为20Hz,对应的圆频率为125.6 rad/s,平方后为15775;位移6.2mm,计算得到加速度大约为10g;两者是匹配的。

设计师在正弦试验中,还经常对扫描速率比较困惑。扫描通常分为按照频率线性扫描和对数扫描2种;线性速率很容易理解,不做介绍。对数速率通常采用倍频程增长对应的时间描述,单位为oct/min;翻译过来就是每分钟频率增加多少个倍频程。

首先先介绍一下倍频程的概念。

上式中,f0为基准频率,f1为当前频率,f1到f0之间为n个倍频程;并且n不仅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实数;n个倍频程就是n oct;记住这个概念,在很多场合都有应用。而扫描速率为x oct/min,表示每分钟频率增加2n倍。扫描速率和试验时间是一个等价的概念;已知扫描速率可以算出试验试验;已知试验时间可以反推扫描速率。

对于上例,起始频率为5Hz,终止频率为100Hz,则总共经历了4.32个倍频程;已知扫描速率为4 oct/min,则整个正弦试验需要1.08min

随机振动

上面是个典型的随机振动试验条件,频率和加速度幅值在双对数坐标下表示;该曲线包含上升段平稳段下降段

其中平稳段容易理解,不做过多介绍;而设计师常常困惑于上升和下降的斜线段,特别是对dB/oct是个什么单位不好理解。

在讨论dB/oct之前,先介绍dB的概念和相关运算。

dB的概念源于噪声:

可见dB本身是一个无量纲相对概念,在声学中引入了基本声压//功率,通常我们就直接说声压/强/功率是xx dB了。

而对于加速度功率谱密度,dB代表了幅值在对数坐标下的相对关系:

由于功率谱密度是加速度的平方;对于同一组信号,为了保持一致;因此,加速度的相对关系在log前是20,功率谱密度则是10。通过计算,对于加速度,+6dB大约是2倍的关系;对于功率谱密度,+3dB大约是2倍的关系。同样记住这个概念,在很多场合都有应用。

了解了dB的概念,结合上述的倍频程,dB/oct就很容易理解了;翻译过来就是,每个倍频程,幅值上升或下降了多少dB。

在随机振动中,我们用功率谱描述曲线;因此+3dB指的是量级提高一倍;如果斜率为N dB/oct,则:

反过来,已知频率和幅值,也能算出斜率。

对于上例,上升段中,起始频率为20Hz,终止频率为80Hz,斜率为+3 dB/oct,则W2W14倍,可以算出W10.025 g^2/Hz;下降段中,起始频率为500Hz,终止频率为2000Hz,斜率为-6 dB/oct,则W1W216倍,可以算出W20.00625 g^2/Hz

在随机振动试验中,通常两端的幅值不需要计算,这个计算在下凹过程中有时需要应用;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基本的概念和运算还是需要掌握的。

除了曲线上的参数,随机振动还有一个综合评估整个输入量级的概念,即RMS。RMS是Root Mean Square的缩写,其大小等于频域曲线的面积开方,也等于统计分析中1σ下的幅值。我们在了解了曲线各个参数的意义下,曲线的面积是很容易计算的。

我们把随机振动的曲线按照上升、平稳、下降,分成若干段,分别计算各段的面积,最后累加得到总面积,再开方就是RMS:

对于上例,上升段面积3.75,平稳段面积42,下降段面积37.5,总面积83.25,则RMS约为9.12g

以上计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编程,方便以后使用,目前大多数试验相关的软件也都是自动完成计算的。

冲击响应谱

上面是个典型的冲击响应谱试验条件,频率和加速度幅值在双对数坐标下表示;该曲线包含上升段平稳段

对于上升段的dB/oct,和随机振动类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冲击响应谱的纵轴是加速度量纲,对应的是+6dB大约2倍的关系。

最后

本文介绍了主要试验参数的计算,下文将对振动试验过程中试验条件的修正,包括下凹限幅控制等相关问题开展讨论。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