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板级低噪放和芯片级低噪放的区别(2)

07/06 09:55
498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两端口放大器噪声系数,可以用下式表示,要是想知道下式的来历的话,可以参考文献[1]或[2],还有[3].

接着用反射系数来替代导纳,并且代入上面的公式,即:

上图中绿色椭圆形内的三个参数,最小噪声系数Fmin,最佳源导纳对应的源反射系数,晶体管的等效噪声电阻,称为晶体管的噪声参数,这三个参数,管子厂家一般会在s2p文件上提供。

而进行板级低噪放的设计,就是基于这三个参数,还有S参数

具体步骤,可以参见利用ADS快速设计低噪放。

总的来说,板级低噪放的设计步骤可以概括为:

(1) 通过给管子增加偏置电路,或者调整输出端电路,或者在源极急加一小电感等措施,提高管子的带内稳定度

(2) 调整输入匹配网络和输出匹配网络,使获得折中的噪声和增益性能

(3) 带外稳定性的调节

以上,是板级低噪放设计的一些信息。

看razavi的射频微电子中的CMOS低噪放设计一章,其思路,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razavi每种架构的分析,都是基于以下三点的。

(1) 在分析噪声系数这一指标时,其根据噪声系数的通用定义,给出了LNA相对通用的噪声系数。

(2) 在分析输入回波损耗这一指标时,razavi给出了几点理由,说明LNA的阻抗需要设计为50ohm。

(3) 另一个就是章节中每种电路架构的计算,还是基于模拟微电子来的。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