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无线电致发光实验
实验内容:通过信号发生器和放大器,产生无线交流信号驱动电致发光纤维。
研究方向:材料学
测试设备:ATA-7050高压放大器、信号发生器等。
实验过程: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高压放大器,然后一端接地,另外一段用来发射无线信号。具体电路图详见附图。可以采用5khz的频率,电压在1~2KV左右。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2kHz的交流信号,并利用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产生的信号最终有一端接地,一端连接金属平面。将发光线至于金属平面附近10cm范围内,通过人体触摸纤维即可实现发光。整个过程中,信号发射源、纤维、人体、大地形成了能量回路,从而实现对无线能量的捕获,并驱动纤维实现发光。最终通过这种无线的方式,实现了对溶剂极性的可视化监测、水下发光、触摸发光等新型可视化应用。
将纤维放置在无线工作平台上,用皮肤触摸纤维,即可实现纤维的无线发光。放置的纤维长度越长,对应其发光亮度越亮。如果将纤维放在水中,那么整根纤维都会发光。如果将纤维放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发光亮度与溶剂的极性成正比,极性越大,发光亮度越高。如果将频率从200Hz逐渐增加至5kHz.纤维的发光颜色逐渐从绿色变成蓝色。
实验结果:
接收到无线信号之后,用手触摸或者放在水中即会发光将纤维放置在无线工作平台上,用皮肤触摸纤维,即可实现纤维的无线发光。放置的纤维长度越长,对应其发光亮度越亮。如果将纤维放在水中,那么整根纤维都会发光。如果将纤维放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发光亮度与溶剂的极性成正比,极性越大,发光亮度越高。如果将频率从200Hz逐渐增加至5kHz.纤维的发光颜色逐渐从绿色变成蓝色。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