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2024年11月各省数据要素相关政策。
表1?2024年11月各省数据要素相关政策列表
(1)《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
为促进数据要素有序流通和数据价值充分实现,推进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工作,根据《“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以及相关规定,结合上海实际,制定本办法。
链接:https://sipa.sh.gov.cn/zwgk_zxxxgk/20241114/628f6a97d7ef4b8c9bbcf4a0408ab909.html
(2)《湖北省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从强化数字人才培养供给、加大数字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加快数字人才发展机制建设、加强数字人才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措施,并分别明确了相关责任单位。
一是强化数字人才培养供给。坚持着眼长远,建设数字人才成长梯队。通过设立首席数据官、举办高级研修项目,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数字人才。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提升数字人才专业水平。支持高校增设数字领域相关专业,鼓励高校学生取得数字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博士后资助项目中对数字人才予以重点支持。加快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堂、课程、专业、院校建设,强化数字技能人才培育培训。
二是加大数字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围绕数字领域重点产业发展,打造数字人才“成长摇篮”。支持数字经济骨干企业与普通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共建人才实训基地。重点培育一批具有数字技能培养优势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专业化投资机构为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提供高效服务。
三是加快数字人才发展机制建设。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着力优化数字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依托省级重点人才计划项目,加快引进高层次数字人才。持续发布数字职业,在工程技术系列适时增设大数据、量子信息、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数字领域相关职称专业。完善数字科技成果转化、增加数字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数字人才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落实数字流动人才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各项政策措施,畅通企业数字人才向高校流动渠道。
四是加强数字人才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强化部门协同联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持续开展数字领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促进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的高效匹配。对符合条件人员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支持和引导各地及用人单位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数字宣传产品,营造培育数字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链接:https://rst.hubei.gov.cn/zfxxgk/zc/gfxwj/202411/t20241119_5418892.shtml
(3)《江西省关于落实数据基础制度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4年11月13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江西省数据局)联合召开《江西省关于落实数据基础制度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简称江西“数据二十三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23项任务。
一是建立特色数据要素制度,主要包括推动健全数据领域制度法规体系、加快落实数据产权制度、建立数据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数据流通规则体系、建立数据交易监管制度、健全公共数据管理制度、健全数据要素组织管理机制等7项任务。
二是完善数据基础支撑,主要包括建设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数据库建设、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等3项任务。
三是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和应用,主要包括开展数据要素确权登记、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统筹布局数据交易场所、引导企业数据流通利用、促进行业性数据流通交易、构建公平普惠的数据服务等6项任务。
四是加快数据价值释放,主要包括数据运营赋能产业能级提升、加快补链强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探索创新等4项任务。
五是强化数据安全监管,主要包括落实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加强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创新数据要素安全管理机制等3项任务。
链接:http://www.scio.gov.cn/xwfb/dfxwfb/gssfbh/jx_13839/202411/t20241114_873517.html
(4)《湖南省加强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方案》
2024年底前,全省统一部署开展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工作。到2025年底,在数据资产登记、应用场景、资产入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健全完善省公共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省级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形成典型应用案例,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企业。到2026年底,力争在金融服务、地理信息、医疗健康、文化旅游、数字住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气象服务、应急管理等重点行业领域,成功打造50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公共数据应用标杆案例;培育和引进数据企业100家;推动100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显著提升数据资产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可见度与价值,数据资产总规模达到3亿—5亿元;力争通过数据资产质押、增信等金融化手段,实现数据资产价值转换突破5亿元。
链接:https://www.hunan.gov.cn/hnszf/szf/hnzb_18/c102939/202422/szfbgtwj_98720_88_1qqcuhkgvehermhkrrgnckumddvqssemgdhcscguemrbsvtvegftmrskmsnbgghgvhubedmdurhqpd/202411/t20241129_33513967.html
(5)《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
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以推动数据要素畅通流动和数据资源高效配置为目标,以建设可信可管、互联互通、价值共创的数据空间为重点,分类施策推进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应用,为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到2028年,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技术、生态、标准、安全等体系取得突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基本建成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各领域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2的数据生态体系。
图1?可信数据数据空间能力视图
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1/content_6996363.htm
(6)《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形成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数字化金融产品服务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适配度和普惠性明显提升。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基本齐备,相关金融管理和配套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
链接:http://www.pbc.gov.cn/zhengwugongkai/4081330/4406346/4693549/5523488/index.html
(7)《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
按照创新为要、安全为基,扩大开放、合作共赢,深化改革、系统治理,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的原则,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稳中有增,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适应数字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数字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全面加强。到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有序、安全、高效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全面建立,制度型开放水平全面提高。
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11/content_6989832.htm?jump=true
(8)《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到2027年,数字经济总量及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开发利用和交易流通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建成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战略支点,算力总规模达到40EFLOPS(每秒10的18次方次浮点运算),培育一批国家级数字科技创新载体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据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到2030年,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全面建立,数据资源化、要素化、价值化体系更加健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链接:https://www.sc.gov.cn/10462/zfwjts/2024/11/28/b73282e4a1ae4227aeff4a5a7742330f.shtml
(9)《关于进一步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的决定》
到2026年形成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高效政务服务体系;到2030年全面融入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字社会环境不断优化,更好赋能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链接:https://www.gansu.gov.cn/gsszf/gsyw/202412/174032963.shtml
(10)《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数据中心发展规定》
支持开展国际数据中心业务。《规定》支持境内外企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数据中心,开展国际数据中心业务。一是明确国际数据中心业务的概念,即“企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利用高速便捷的跨境数据专用通道,仅向境外提供的数据存储、加工、交易等国际数据服务”;二是创新国际数据服务应用场景,支持国际数据中心业务运营者向境外提供游戏服务、影视加工、商业航天、北斗应用、跨境电商、跨境直播、跨境旅游、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和跨国生产制造等国际数据服务,并明确政府部门在协同联动、企业引进和培育等方面的责任;三是支持国际数据中心业务运营者自主选择使用可信、安全的国内外云服务、算力芯片、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提供国际数据服务,并要求政府部门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算力和数据服务。
明确促进数据跨境流动的具体路径。《规定》按照“规则开放、服务完备、对标国际”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一是实施更开放的数据出境规则,明确实施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创新规定开展国际数据中心业务免予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情形;二是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明确有关部门要统筹推进数据交易场所、跨境可信数据空间和数据跨境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促进国内外数据要素融合和数据资源流动;三是深化数据跨境流动方面的交流合作,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国际数据中心及相关业务运营者在数据存储、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等领域先行先试,在数字身份、电子支付等领域开展国际互认互信。
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规定》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有关部门、基础电信运营商、相关运营者三方共同参与的安全体系。一是明确省网信部门统筹协调国际数据中心及相关业务的网络和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二是明确省级基础电信运营商建立健全内部安全保障制度,履行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三是规定国际数据中心及相关业务运营者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采取技术措施,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
链接: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dfxfg/202411/f6f58aed43374fe8afcd36ae68dc117a.shtml
(11)《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条例》不分章节,共四十条,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实际,突出“海南特色、创新突破”,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涵盖总则、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政策保障、附则等7大板块,在以下几个重点方面作出了规定。
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按照统筹通信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国际通信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等方面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明确各部门对数字基础设施用地、用林、用海、用能给予支持,推动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共商共建共享共维。一是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光纤网络和互联网络优化升级,加强海岛、海域、山区等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进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设置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国际海底光缆,打造国际信息通信枢纽。三是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等多元算力建设,推动数据中心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四是加强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强融合基础设施布局,打造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网络,推动车联网建设和应用。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根据国家赋予海南的特殊政策,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有关要求,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充分彰显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一是在增值电信业务方面,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互联网接入服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网络视听、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等业务。二是在软件产业方面,要求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转让或者获取企业、个人所拥有的相关软件源代码作为进口、分销、销售或者使用大众市场软件及含有该软件产品的条件要求。三是在金融方面,支持依法引进境外电子支付机构,探索开展跨境数字身份互认,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凭交易电子信息提供跨境资金结算服务。四是在数据安全方面,依照国家规定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指导数据处理者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开展数据处理活动。
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产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提高数字产业整体竞争力。一是规定省政府统筹规划数字产业发展,各市县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和服务,构建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共生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二是明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三是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卫星互联网产业、电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产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发展,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和路径。
深入推进数据要素有效利用。从加强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推动公共数据开放运营、强化多主体参与数据开发利用、培育海南特色数据要素市场等方面促进数据的共享开放、开发利用和流通交易。一是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主动共享与按需共享相结合。二是探索由省人民政府数据管理部门统筹、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三是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合作,共同建设城市数据空间、行业数据空间。四是明确统筹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交易场所,培育数据经纪、数据托管等新业态,探索多样化、符合数据要素特性的定价模式和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数字经济发展保障措施。聚焦封关运作、贸易自由便利、安全发展等现实问题,加大数字经济发展保障力度。一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数字经济发展,在知识产权保护、土地供应、电力接入、能耗指标分配、设施保护、业务出海风险防范等方面提供保障。三是强化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引进和培养,保障数字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吸引境内外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四是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探索推行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五是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本级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对下一级人民政府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链接: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dfxfg/202411/ed37e9ef27234f5291f7de314cab6506.shtml
▎好书推荐
本书由吴冬升、李大成担任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书中在分析智慧城市重点建设内容和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发展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带来的车联网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地理位置网、现代信息通信网、车城网平台建设和发展情况。并且介绍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创新发展的相关案例。了解详情请点击:【新书推荐】《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吴冬升 博士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