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如何优化层叠结构以提高PCB线路板整体性能简述

07/10 14:52
851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优化高多层PCB线路板的层叠结构是提升其整体性能的关键步骤,以下从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电磁兼容性、散热性能四大核心目标出发,结合具体优化策略和案例进行说明:

一、信号完整性优化

1.?信号层与参考平面紧密耦合

-策略:将高速信号层(如差分对、单端信号)紧邻参考平面(GND或PWR),减少信号回流路径长度,降低串扰和辐射。

-案例:

-8层板典型结构:TOP-GND-SIG1-PWR-SIG2-GND-SIG3-BOTTOM,其中SIG1和SIG2为高速信号层,分别由GND和PWR提供参考。

-若信号层与参考平面间隔超过1层(如SIG1与GND间夹有PWR),需增加去耦电容密度。

2.?差分对布线对称性

-策略:差分对需在同一信号层且等长、等宽、等间距,参考平面连续。

-优化:在层叠中为差分对分配独立信号层,避免与其他信号交叉。

3.?避免信号跨分割

-策略:信号层应避免跨越电源或地平面的分割区域,否则需通过0Ω电阻磁珠跨接。

-示例:若PWR层被分割为3V和1.8V,高速信号应避免跨越分割线。

二、电源完整性优化

1.?电源平面与地平面成对配置

-策略:每个电源平面(PWR)应紧邻地平面(GND),形成低阻抗回路。

-案例:

-10层板结构:TOP-GND-SIG1-PWR1-GND-PWR2-SIG2-GND-SIG3-BOTTOM,其中PWR1和PWR2分别对应GND层,减少电源噪声。

2.?去耦电容布局

-策略:在电源入口和芯片电源引脚附近放置去耦电容,电容引脚到电源/地平面的路径尽可能短。

-优化:层叠中预留PWR和GND的相邻层,便于电容焊盘与平面的直接连接。

3.?电源平面分割管理

-策略:若需分割电源平面,分割线应与信号线垂直,避免平行走线。

-示例:PWR层分割为5V和12V时,分割线应与信号层走线方向垂直。

三、电磁兼容性优化

1.?屏蔽层设计

-策略:在敏感信号层(如时钟、射频)外侧增加完整的地平面,形成法拉第笼效应。

-案例:

-12层板结构:TOP-GND-SIG1-PWR1-GND-SIG2-PWR2-GND-SIG3-PWR3-GND-BOTTOM,其中SIG2为敏感信号层,两侧均为GND层。

2.?减少层间耦合

-策略:高速信号层与低速信号层应通过地平面隔离,避免串扰。

-优化:层叠中交替排列信号层和参考平面,如SIG-GND-SIG-PWR。

3.?控制层间介质厚度

-策略:减小信号层与参考平面间的介质厚度(如使用薄核芯板),降低特征阻抗,减少辐射。

-示例:介质厚度从2mm降至0.1mm,特征阻抗可降低约5Ω。

四、散热性能优化

1.?内层铜箔厚度增加

-策略:在高功耗区域(如电源模块处理器)的内层增加铜箔厚度(如2oz),提高散热效率。

-优化:层叠中为高功耗区域分配连续的铜箔层,并与地平面连接。

2.?热过孔设计

-策略:在发热元件下方布置热过孔阵列,将热量传导至内层铜箔或背面散热层。

-示例:热过孔直径3mm,间距1.0mm,排列密度视功耗而定。

3.?散热层配置

-策略:在层叠中增加独立的散热层(如铜箔层),并通过导热材料与外壳连接。

-案例:14层板结构:TOP-GND-SIG1-PWR1-GND-HEAT-PWR2-GND-SIG2-PWR3-GND-SIG3-HEAT-BOTTOM,其中HEAT层为散热层。

五、层叠结构优化案例

六、总结

-信号完整性:优先保证信号层与参考平面的紧密耦合,差分对对称布线。

-电源完整性:电源平面与地平面成对配置,合理分割并增加去耦电容。

-电磁兼容性:通过屏蔽层和层间隔离减少辐射,控制介质厚度。

-散热性能:增加内层铜箔厚度,设计热过孔和散热层。

通过以上策略,可显著提升高多层PCB的性能,满足高速、高密度、高可靠性需求。

亿佰特物联网

亿佰特物联网

亿佰特物联网应用专家,主营LoRa/zigbee/蓝牙、串口转WiFi、串口服务器、远程IO模块、遥控开关、无线网关、通信转换设备等无线数传模组,实现物联网应用无线数据传输通信方案。

亿佰特物联网应用专家,主营LoRa/zigbee/蓝牙、串口转WiFi、串口服务器、远程IO模块、遥控开关、无线网关、通信转换设备等无线数传模组,实现物联网应用无线数据传输通信方案。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亿佰特物联网应用专家,主营LoRa/zigbee/蓝牙、串口转WiFi、串口服务器、远程IO模块、遥控开关、无线网关、通信转换设备等无线数传模组,实现物联网应用无线数据传输通信方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