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追觅跨界大家电,技术狂人的“N+1”红海突围战

06/24 11:29
533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摘要】作为清净领域的新势力,追觅科技正以技术狂人的姿态杀入大家电的这片红海。

 

“N+1”的战略野心之下,差异化创新触顶的隐忧、家电巨头铜墙铁壁的围堵、八爪鱼式多元化扩张都显示出市场竞争下的战略焦灼。

 

这场红海突围战,追觅又能否利用技术复利跨越商业鸿沟?短跑强者又能否在马拉松赛场上稳定发挥?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科技行业新进展。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以下是正文:

 

追觅不赌1%赛道的小概率,只会用N+1的方式做世界经济的99%。

 

技术赋能跨界

 

 

今年3月的新品生态发布会上,追觅科技推出全球首创放生多关节机械手技术,推动扫地机器人的清洁空间向三维跨越。

 

机械手,这一曾独属于工业领域的硬科技,如今出现在了C端家庭应用场景,仿生机械足、高速数字马达也纷纷搭载于公司扫地机、洗地机等清洁产品亮相。

 

追觅的野心不止于此。

 

在新品发布会前,追觅科技就正式官宣进军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赛道以及智能厨店领域,从清洁领域加速向全屋智能生态跨越。

 

在产能配备方面,公司总投资约40亿元打造智能大家电总部基地,计划新建洗衣机、冰箱产品生产线共6条,目标年产500万台冰箱、洗衣机。

 

而从目前发布的产品来看,技术复利已然成为追觅跨界的关键词。

 

核心技术中,公司高速数字马达已实现量产16万转/分钟,储备20万转/分钟,获沙利文“全球首创”认证,这项技术,既能驱动吸尘器产生强劲吸力,也可为洗衣机提供核心动力。

 

而仿生机械臂技术,也在空调上进一步演化,实现126°广角送风,在洗碗机上则变为仿生鹰翼探入洗技术,通过可变喷淋臂实现逐层深度清洁。

 

当前,追觅正通过与用户共创,发挥技术复利,为家电行业带来新风尚。

 

但技术赋能的同时,差异化创新似乎正触及天花板。

 

从公司发布的新品来看,X50 Ultra增强版扫地机器人搭载创新仿生机械足融合主动悬挂系统,并应用100℃火山湖浸泡洗技术、全场景混合0缠绕、九重全链路除菌等技术,大家电领域的产品同样buff叠满。

 

然而,科技领域真正的问题在于,企业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创造价值,但消费者却不一定能够真正感知到价值,从普遍意义上看,0-1的创新人人可见,而99-100的提升难以实现,更难以证明质变。

 

当前,家用机器人的功能创新正从“替代人”向“高于人”的功能发展,而技术冗余需要更高的成本,产品走向高端就在一定程度上与下沉市场产生背离。

 

与此同时,不断迭代的产品很难迎来与之同步增长的需求,高质量耐用与一户一机的现实场景已经成为销量的天然制约。

 

当新技术、新功能的应用成为一种加强内卷,技术赋能跨界的路又能走多远?

 

 

家电巨头的铜墙铁壁

 

 

近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股东大会时向投资者表示,谁现在进军家电在战略上已经输了。

 

当前,家电行业已经历过多次洗牌并确定基本格局,行业早已从增量走向存量,新玩家的高投入战略,很难在该赛道获得期待的回报。

 

而从竞争格局上看,空调与冰洗产品已经是成熟的家电品类,作为家电领域的三巨头,美的、海尔、格力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留给新进入者的空间并不富裕,作为小米生态链诞生的企业,追觅同样还要面临老东家的跨界冲击。

 

当前,海尔拥有3万家专卖店,美的渠道覆盖96%县级市场,而作为后来者,追觅在产业链、渠道、品牌上都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大家电行业与扫地机、洗地机等小型家电不同,线下零售仍为主流销售模式,相关企业需要广泛铺设地方销售与售后门店,重资产与长周期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几大特点。

 

追觅快攻的打法在该行业难以快速奏效,研发、销售等资金投入也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传统家电巨头也在进一步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海尔推出支持全屋联动的智家大脑平台、美的无感智能空调融入科技关怀,这都将对新入局者形成新的打击。

 

此外,追觅的清洁业务也面临着一定的增长困境。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在政策刺激之下,清洁品类产品在量、额上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但扫地机器人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较高,洗地机更是陷入持续价格战,增速和均价都处于下滑状态。

 

与此同时,全球市场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IDC数据显示,2024年追觅以8.0%的市占率位居全球扫地机市场第五,但市场份额仅为石头科技的一半,从国内市场来看,科沃斯与石头科技累计份额约47%,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追觅在跨界大家电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思考如何开拓新空间,也需奋力守住传统领域的现有地位,从短跑向马拉松过渡,追觅的也需要适应全新的配速。

 

 

多元化压力

 

 

跨界大家电只是追觅多元化版图的一角,这家技术公司正在深刻诠释其N+1战略。

 

从机器人领域的四足机器狗、人形机器人,再到组建200人造车团队,计划推出增程式汽车,现在,航空、餐饮、金融似乎都成为追觅的目标市场。

 

其中,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公司早在2021年就已有造车项目立项,首款新车为增程型产品,正处于demo阶段,未来新车有出口欧洲的计划。

 

相关招聘网站显示,公司于24年招募智能座舱硬件工程师、底盘电控高级经理、悬架系统高级经理等汽车行业相关人才,最高月薪超5万元。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

 

当前,清洁市场增量有限,短时市场份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而新能源汽车既与公司技术储备路线相符,其智能化、电子化趋势也与家电行业类似,且随着汽车硬件整合难度降低、产业生态更加完善,自然有更多跨界玩家选择入局。

 

以公司的老对手石头科技为例,公司曾推出极石汽车品牌并在23年发布首款车型,然而,石头科技推出的汽车销量并未能达到预期,与头部企业差距较为明显,当前发展也并不乐观,这也是摆在追觅面前的鲜活事例。

 

同时,有部分媒体表示,追觅或将采用轻投入、轻资本的方式运营造车业务,为有生产制造能力的车企提供产品定义、技术和渠道布局等服务,但“轻”这一词本身就与造车行业存在一定冲突,尤其是新入局的企业,往往难以通过代工生产获得市场青睐。

 

新战场的开拓,对公司而言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撑,同时,也需要不断的业务与人事结构调整。

 

经济观察报曾报道称,追觅人力资源中层表示,公司业务变化速度快,每次管理层有了新想法,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以最快速度去落地、招人、组建BU等,多个高优先级的任务面前,具体执行人员常常不知道哪一项最紧急。

 

此时,“八爪鱼式”扩张正暴露出公司的战略焦灼。

 

不断建立新部门需要招募越来越多的员工,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支出,而部分岗位用人的重叠也导致HR之间的内部竞争。

 

快速了解新行业、快速组建新团队、在快速决定项目的去留,雷厉风行的多元化扩张背后,是不断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

 

对一件产品而言,最重要的是其初始定义,而对一家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大概是其战略主线,这也是公司自身的定义。

 

近年来,各行各业寻求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意思并不是道路越多越好,毕竟资源是有限的,时间是急迫的,寻求跨界的企业都应该警惕因大范围撒网、反复试错,而浪费了时间,抑或消磨了信心。

 

对追觅而言,现在更为关键的是资源的整合与高效的配置,寻求核心能力与新赛道的战略协同点,要么基于资源技术优势,要么瞄准增长红利期,由此,才可能将目标逐一兑现。

 

红海市场与蓝海领域的多面出击,需要勇气,但更需要敢于舍取的战略智慧。

 

 

 

尾声

 

 

向何方跨界,就向该领域的头部对标,这或许是追觅一路狂飙的密码,但仰望星空仅能指明方向,脚踏实地的深耕而非浅尝辄止,才能让企业走的更远。

 

技术梦想与商业现实的鸿沟,需要时间与耐力跨越。

 

这场不仅是家电的红海突围战,需要企业真正突破边界,不是让空调、扫地机多一双机械手,而是让技术真正融入千万家庭的生活脉络。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