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过电压保护器和避雷器的区别

06/19 14:45
1859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过电压保护器避雷器都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电压冲击损害的装置,但它们在设计、功能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区别。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一、定义与核心功能

1.避雷器

主要作用:防御雷电引起的瞬时过电压(如直击雷、感应雷),将雷电流泄放入地,限制电压幅值。

典型场景:用于电力系统(如变电站、输配电线路)或建筑物的防雷保护,防止雷击损坏设备。

2.过电压保护器

主要作用:防御系统内部操作过电压(如开关操作、谐振过电压、工频故障等)或外部瞬态过电压(如雷电感应)。

典型场景:用于保护电子设备通信系统低压配电系统等,应对多种过电压类型。

二、保护对象与电压类型

1.避雷器

针对 雷电过电压(瞬时极高电压,微秒级)。

强调泄放 大电流(千安级雷电流)。

2.过电压保护器

针对 操作过电压(如开关分合闸)或 工频过电压(持续时间较长)。

可能包含对 雷电感应过电压 的防护,但通流能力通常低于避雷器。

三、技术参数差异

参数 避雷器 过电压保护器
响应时间 纳秒级(极快) 微秒级(较快)
通流容量 高(如10kA以上) 较低(如1kA~10kA)
持续运行电压 按系统电压设计 可能更宽泛(覆盖多种工况)
灭弧能力 需快速截断续流 断续流 部分设计需抑制工频续流

四、 结构与工作原理

1.避雷器

核心元件:金属氧化物电阻片(MOV),在高压下呈低阻态泄放电流。

例如:氧化锌避雷器(无间隙)。

2.过电压保护器

可能采用 MOV、气体放电管(GDT)、TVS二极管 等组合,形成多级保护。

部分设计包含 滤波电路 或 自动复位功能。

五、应用场景

1.避雷器

高压电力系统(如输电线路、变压器端口)。

建筑物防雷系统(LPZ0区与LPZ1区交界)。

2.过电压保护器

低压配电系统(如配电柜、UPS前端)。

精密设备(如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家用电器)。

六、简单总结

特性 避雷器 过电压保护器

核心目标 防雷击 防操作过电压+雷电感应

电流能力 强(直接泄放雷电流) 较弱(抑制次级过电压)

系统电压 中高压(如10kV以上) 低压(如220V~1kV)居多

特性 避雷器 过电压保护器
核心目标 防雷击 防操作过电压+雷电感应 防操作过电压+雷电感应
电流能力 强(直接泄放雷电流) 较弱(抑制次级过电压)
系统电压 中高压(如10kV以上) 低压(如220V~1kV)居多

关键区别

避雷器是专为雷电流设计的“特种部队”,而过电压保护器是应对多种过电压的“多面手”。在实际系统中,两者可能配合使用(如避雷器作为第一级防护,过电压保护器作为第二级)。选择时需根据电压等级、过电压类型及设备敏感性综合考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