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头网采购了一款太阳能微型并网逆变器,这款逆变器由东莞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型号为GMI180L,逆变器采用铝合金外壳,便于散热。壳体一侧设有固定挂钩,并设有工作指示灯。另一侧设有接线端子,其中交流输出采用专用端子,直流输入采用MC4端子。逆变器额定输出电压230VAC,支持180-280V输出电压范围,并支持50/60Hz频率。直流输入电压范围为10.8-30V,最大输入功率为180W,额定输出功率为150W。
下面就带来这款太阳能微型并网逆变器的拆解,一起看看内部的设计和用料。
新能科技太阳能微型并网逆变器外观
这款太阳能逆变器采用纸盒包装,粘贴标签标注产品型号和输出规格。
包装内含逆变器本体,连接线束和说明书。
连接线束一端为端子,另一端为导线。
防水连接器特写,内部设有连接插座。
导线端子镀锡,便于焊接连接。
逆变器机身粘贴标签贴纸,左侧设有固定挂钩,右侧设有连接导线。
标签印有逆变器的输入输出规格,安全事项和接线方式。
右侧上方为交流输出接线端子,下方为直流MC4连接器。
侧面盖板印有接线端子定义。
盖板通过螺丝固定。
另一侧盖板设有工作指示灯。
工作指示灯特写。
逆变器壳体设有螺母,用于固定内部PCBA模块。
测得逆变器壳体长度约为98.8mm。
壳体宽度约为76.1mm。
壳体厚度约为35.6mm。
产品拿在手上的大小直观感受。
测得逆变器净重约为336.2g。
新能科技太阳能微型并网逆变器拆解
看完了这款逆变器的外观展示,下面就进行拆解,一起看看内部的设计和用料。首先拧下壳体两侧的固定螺丝,拆开逆变器壳体。
在盖板内部粘贴指示灯导光柱。
指示灯导光柱特写。
PCBA模块通过螺丝固定到壳体内部。
滤波电感粘贴导热垫接触到壳体,起到固定和散热作用。
逆变器输出导线通过焊接连接。
固定PCBA模块的螺丝特写。
拧下固定螺丝,拆下PCBA模块,在功率器件与外壳之间还设有导热垫用于散热。
直流正负极输入导线焊接连接。
PCBA模块正面一览,左上角焊接滤波电解电容,右侧焊接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感,滤波电容。在电解电容下方焊接三端稳压芯片,运放,MCU,隔离驱动芯片,互感器等元件。
在PCBA模块背面,对应功率器件的位置设有蓝色导热垫。
在导热垫下方设有升压开关管和整流二极管,右侧还设有输出调制管和两颗快恢复二极管。
直流输入端贴片保险丝规格为12A。
输入端滤波电容规格为50V1500μF。
升压开关管来自HUAYI华羿微,型号HY1906P,NMOS,耐压60V,导阻6mΩ,采用TO220FB-3L封装。
5mΩ电流取样电阻特写。
升压变压器特写,磁芯缠绕胶带绝缘。
两颗整流管分别丝印MUR2280CTR和UR2280CT型号,规格为22A 800V,为快恢复二极管,采用TO-263封装。
另外两颗整流管丝印相同。
用于输出调制的四颗开关管来自新洁能,型号NCE65T260K,NMOS,耐压600V,导阻220mΩ,采用TO-252封装。
两颗二极管来自YFW佑风微,型号SF1006DS,为超快恢复二极管,规格为600V 10A,采用TO-252封装。
滤波电感采用磁环绕制,底部粘贴电木板绝缘。
滤波薄膜电容规格为0.47μF630V。
交流输出端保险丝规格为3.15A。
在滤波电容旁设有LED灯,用于指示工作状态。
电压互感器型号HR2120-PT,用于检测逆变器输出电压。
逆变器主控MCU来自MICROCHIP微芯科技,型号PIC16F690,是一颗8位闪存MCU,内置高性能RISC CPU,芯片内置256字节EEPROM,具备4通道PWM输出,采用20pin SSOP封装。
芯片外置20.000MHz时钟晶振特写。
三端稳压芯片型号78M12,输出电压为12V,输出电流500mA,采用TO-252封装。
滤波电容规格为22μF35V。
78L05三端稳压芯片特写,采用SOT89封装。
LM358双运放来自ST意法半导体,采用SO8封装。
另一颗LM358双运放特写。
NE555芯片特写。
贴片可调电阻特写。
另一颗贴片可调电阻特写。
隔离驱动器型号被打磨。
用于供电的滤波电容规格为22μF35V。
滤波电容规格为22μF100V。
2200pF3KV高压瓷片电容特写。
另一颗瓷片电容规格相同。
全部拆解一览,来张全家福。
充电头网拆解总结
最后附上新能科技这款太阳能微型并网逆变器的核心器件清单,方便大家查阅。新能科技GMI180L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铝合金外壳,通过自然对流散热,支持-40~65℃环境温度,具备IP55防护能力。逆变器输出功率为150W,支持230V输出电压,输出电压180-280V可调节。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压范围为10.8-30V,支持12.5V-25V峰值功率跟踪。其中交流输出和直流输入均使用插接件连接,便于组装和维护。
充电头网通过拆解了解到,新能科技这款光伏并网逆变器内部PCBA模块使用螺丝固定在壳体内部,发热元件通过导热垫接触到壳体散热。逆变器内部使用微芯科技主控芯片进行升压和调制驱动,升压开关管来自华羿微,升压输出通过二极管整流,使用新洁能MOS管进行输出调制。逆变器输入和输出端设有保险丝进行过流保护,确保使用安全。
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