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回答

0收藏

业务转型中的城域网技术

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 2275 人阅读 | 3 人回复 | 2007-09-24

? ??? 在目前快速发展的通信网络中,业务的类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表现在网络的分组化趋势下,骨干网大约97%已经承载了IP业务。本文在此背景下,阐述了在业务转型中城域网的几种主要技术。
? ??? 1、引言
? ??? 在目前快速发展的通信网络中,业务的类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表现在网络的分组化趋势下,骨干网大约97%已经承载IP业务。从网络的终端客户类型来说,以中国电信为例,中国电信的宽带用户数目已经突破2300万,由此出现了大量GE的上联端口。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光网络中的几种主要的技术产生的影响是:
? ??? WDM系统继续发展,目前网络已经支持到160波的10Gbit/s系统,实际使用已经达到80波系统;
? ??? 40Gbit/s系统出现了实际的需求;
? ??? 面对大量出现的分组和IP的业务,MSTP招致了一些批评;
? ??? 不断提高中的IP网络性能也使得对ASON技术怀疑声音加大;
? ???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面向TDM设计的SDHASON传输系统需要重新定位自己。
? ??? 2MSTP技术
? ??? MSTP系统主要应用于城域的环境中,而目前的城域网业务流量出现了巨大变化,如果说前几年对于传输系统来说数据还是一种辅助业务的话,那么今天必须现实考虑数据业务对于传输系统的巨大影响。GE/FE在城域网的应用已是司空见惯,数据组网手段也从单独采用光纤组织向统一业务传送平台过度(例如MSTP)。保守的估计,城域网中70%以上的业务量应该为数据业务,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比例更高。因此,必须看到:城域传送网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宽带接入市场发展方兴未艾。为了开通高质量的业务,DSL速率升级的压力也很大,(例如为了开通质量高的视频点播,DSL速率应该升级到2Mbit/s速率以上),这都会给城域传送网建设带来更大的挑战,GE甚至10GE应用将会越来越多,数据量将很快成为城域网业务量的主体。
? ??? 1MSTP的应用定位
? ??? MSTP的应用定位:提供传统SDH网络所能实现的各种TDM业务。利用MSTP部分取代IP城域网中的二层交换网络部分,包括交换以太网和ATM/FR/DDN等。MSTP能独立组网并提供高质量的以太网专线业务,在IP城域网的核心层和汇聚层,可以利用MSTP提供以太网透传承载链路。
? ??? 2MSTP的实际应用
? ??? MSTP自从2001年出现以来,在城域网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在以太网接口10100Mbit/s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厂商已经很少推出纯粹的SDH设备,而是具有以太网接口和Packet处理能力的MSTP设备,大客户专线许多采用了MSTP进行组网,那些看不到MSTP迅猛发展是有偏见的,罔顾事实的。
? ??? 3MSTP的应用前景
? ??? 许多人认为全IP网络出现将会使MSTP英雄无用武之地,但是基于全IP网络尚需要时日。
? ??? 考虑到在接入网络和城域网2Mbit/s和其他TDM接口存在的长期性,MSTP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MSTP处理以太网和TDM的共同传输仍然有其合理性和经济性。MSTP的发展是一个TDM角色逐渐减轻、Packet处理能力逐渐增强的过程,但这绝对不意味着MSTP已经过时或者只是过渡技术。
? ??? 4MSTP的优势
? ??? MSTP能独立组网提供以太网专线业务;
? ??? 当采用MSTP传送DSLAM上联业务时,MSTP网络成熟的保护机制能够实现50ms级别的保护;
? ??? 基于内嵌MPLSMSTP承载方案,为MPLSVPN的下移和分层分域提供了可能;
? ? ??利用传送网的广覆盖特点,MSTP实现远端DSLAM的接入;
? ??? 可以利用MSTPSDHVC级别的用户隔离和带宽保证,为商业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 ??? 5MSTP的挑战
? ??? 目前MSTP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为MSTP开发的许多数据处理功能并没有完全使用上,这与人们对MSTP的认识和MSTP与数据网关系没有完全理清是分不开的。从MSTP本身的技术来说,主要的局限性是:
? ??? 对于数据的处理局限于卡板级别;
? ??? 不同卡板之间的数据交换必须通过SDHVC交叉来实现;
? ??? 更多地被看作是传送节点而不是数据处理节点,目前开发的许多二层数据功能并没有充分利用。
? ??? 6)几种对MSTP节点改造方案
? ??? 一种是采用双交换平面:一个面对数据业务,一个是面对SDHVC业务,该方案成本较高,而且必须考虑之间的互联业务;
? ??? 另一种是通过同一块矩阵来同时对任何业务类型进行交换,实现一个单一节点来承载100%TDM业务到100%的数据包业务,或两者间任意的混合,从而使运营商有效地将他们的网络从TDM转型为IP/以太网。
? ??? 7MSTP综述
? ??? MSTP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它可以同时实现对数据和TDM业务的共同处理;
? ??? 同时可以提供很好的环保护机制;
? ??? 缺点是不适应以数据业务为主的业务模型,较适应以TDM业务为主的业务模型;
? ??? 在对付大容量的以太网业务交换时力不从心;
? ??? 其演进方向是强化以太网交换功能,淡化TDM处理能力。
? ??? 3ASON技术
? ??? 1ASON技术现状
? ??? 中国电信在2005年底测试了7个厂商的ASON设备,从测试结果看,单域的控制平面功能基本成熟,对SPC的支持较好,均支持建立多种约束条件。控制平面和控制信道失效对SPC业务基本没有影响。支持SC的建立和删除,采用RSVP-TE协议。SC连接建立时间为几十毫秒到几秒,域内信令协议以RSVP-TE为主,路由协议大多数为OSPF-TEENNI可实现基本功能互通,国内首次实现大规模ENNI互通,华为、西门子、阿尔卡特和烽火实现两两互通和3个厂商的多域互通,马可尼采用不同的路由实现机制,与烽火和华为实现了部分互通,与OIF互通测试相比增加了:单域多节点、双节点互联、控制节点失效等测试内容。通过跨域的双节点互联和1+1MSP保护的结合,可以对跨域业务提供基本的保护。
? ??? 2ASON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 跨越不同厂商ENNI接口的电路还不能实现统一的保护恢复;
? ??? ENNI接口的完全兼容还需要时间;
? ??? 有些厂商在大规模组网时恢复时间尚不能保证;
? ??? 应用经验还比较缺乏。
? ??? 3ASON网络承载的业务类型
? ??? 大客户专线网;
? ??? 传统TDM业务;
? ??? 高质量需求的IP链路。
? ??? 4AOSN目前的主要争论
? ??? 许多人认为IP网络不需要ASON来保护,因为IP本身的重新选路功能可以达到与ASON相同的恢复水平,ASONIP保护属于同质,双重恢复没有必要。那么下面主要来阐述一下ASON网络的保护和恢复机制,以说明ASON的必要性。
?
<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n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3 个

倒序浏览

沙发

chenweiguo-12502

发表于 2007-9-24 08:33:32 | 只看该作者

RE:业务转型中的城域网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monday-12532

发表于 2007-9-24 08:39:06 | 只看该作者

RE:业务转型中的城域网技术

好东西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cwgcwg

发表于 2007-9-24 08:48:31 | 只看该作者

RE:业务转型中的城域网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