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集成电路中能否应用谷底锁定技术?

模拟/电源 模拟/电源 176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11-06-20

  一种避免谷底跳频问题的新方案,是在输出负载变化时,从某个谷底位置变到下一个/前一个谷底位置 ,并将控制器频率锁定在所选位置。这叫做“谷底锁定”技术。一旦控制器选定在某个谷底工作,它就保持锁定在这个谷底,直到输出功率大幅变化。实际上,可以通过监测反馈电压VFB来观测输出功率变化。需要计数器来给谷底计数。谷底锁定乃是通过使电源在特定输出负载下能有两个可能的工作点来实现。因此,当输出负载值使逐周期能量平衡所需的关闭时间介于两个邻近的谷底之间时,峰值电流允许增高到足以在下一个谷底找到稳定的工作点。

  由于使用了这种技术,谷底跳频不稳定问题就不再存在,而且变压器中也听不到可听噪声。这种技术的另一特征是其提供自然的开关频率限制。实际上,每次控制器谷底递增时,频率就以不同阶跃来降低。

  使用带谷底锁定功能的控制器的适配器开关频率的变化过程。输入电压为均方根115 V时,开关频率漂移限制在65 kHz到95 kHz之间,且不须使用任何频率钳位。

  这种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优化了整个负载/输入电压范围(特别是高输入电压条件下)的能效。高输入电压时,不再有零电压开关工作:开关损耗增加。因此,举例来说,在第二个谷底而不是在第一个谷底工作或是在第三个谷底而不是在第二个谷底工作更有优势,从而使电源能够以较低的频率开关。

  在集成电路中应用谷底锁定技术

  半导体制造的准谐振控制器NCP1379和NCP1380中应用了谷底锁定技术。实际上,使用了一组比较器在反馈引脚监测电压,并将信息馈送给计数器。每个比较器上的磁滞会锁定工作谷底。因此,就给定输出功率而言,有两种可能的工作点:确保稳定工作而没有谷底跳频。为了进一步提升轻载能效,基于压控振荡器的频率反走电路在输出功率减小时降低开关频率。

  由于使用了谷底锁定技术,这控制器在负载下降时改变谷底,而不会有任何不稳定问题。这帮助扩展准谐振工作范围,在230 Vrms时功率低至20 W。

  频率反走技术通过降低开关频率,也降低了适配器在待机模式下消耗的功率。230 Vrms时,适配器在待机模式下从交流主电源(含X2电容的放电电阻)消耗的功率为85 mW,这对未配备高压启动电路的控制器而言是相当优秀的结果。
本文来自      http://www.glspower.org/c866.html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