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驱动电路的外部负栅压成型电路和虚假过流故障识别
模拟/电源
1822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11-05-15
|
|
IGBT的驱动电路包括外部负栅压成型电路、过流检测电路、虚假过流故障识别与驱动信号锁存电路,故障信息报警电路。以下是IGBT驱动电路的外部负栅压成型电路和虚假过流故障识别:
外部负栅压成型电路
针对负偏压不足的问题,设计了外部负栅压成型电路。用外接8V稳压管Vw1代替驱动芯片内部的稳压管Vz2,在稳压管两端并联了两个电容值分别为105µf和0.33µf的去耦滤波电容。为防止栅极驱动电路出现高压尖峰,在栅射极间并联了反向串联的16V和8V稳压二极管。为了改善控制脉冲的前后沿陡度和防止震荡,减小IGBT 集电极的电压尖脉冲,需要在栅极串联电阻Rg。栅极串连电阻Rg要恰当,Rg过小,关断时间过短,关断时产生的集电极尖峰电压过高;Rg过大,器件的开关速度降低,开关损耗增大。优化电路采用了不对称的开启和关断方法。
在IGBT开通时,EXB841提供+16V的电压,电阻Rg2经二极管Vd1和Rg1并联使Rg值较小。关断时,EXB841内部的V5导通,电平为0,优化驱动电路在IGBT的E极提供-8V电压,使二极管V01截止,Rg= Rg1具有较大值。并在栅射极间并联大电阻,防止器件误导通。
偏高的保护动作阈值难起到有效地保护作用,必须合适设置此阈值。但由于器件压降的分散性和温度影响,又不宜设置过低。为了适当降低动作阈值,采用了高压降检测二极管或采用串联3.3V反向稳压二极管的方法。该方法不能在提高了负偏压的情况下使用,因为正常导通时,IGBT约有3.5V左右的压降,负偏压的提高正常情况下检测到的电平将达到12V左右,随着IGBT的工作电流增大,强电磁干扰会造成EXB841误报警,出现虚假过流。
虚假过流故障识别与驱动信号锁存电路
当IGBT过流工作时,EXB841的过流检测电路检测到过流发生,EXB841进入软关断过程。内部电路产生约3µs的延时,若3µs后过流依然存在,低电平作为过流故障指示信号,高速光耦6N136导通,三极管Vs01截止,过流高速比较器LM319输出高电平,电容C03通过R06充电,若LM319输出持续高电平时间大于设定保护时间(一般为5µs),C03的电压达到击穿稳压管Vs03的电压,使RS触发器CD4043的置1端为高电平,从而Q端输出高电平,Vs02导通,集电极输出低电平,利用由74LS09构成的与门封锁输入驱动信号。CD4043的信号延迟时间最大为几百个ns,而74LS09的信号延迟时间最大为几十个ns。因此,保护电路在信号响应上足够快。
Vs02的集电极输出同时接微处理器,可及时显示故障信息,实现故障报警。EXB841的软关断时间是由内部元件的时间常数决定的,为了提高软开关的可靠性,可调节软关断时间,可避免过高的di/dt产生的电压尖峰,但应合理选择二者的值,太大的值将增大内部三极管V3的集电极电流。
本文来自 http://www.glsheng.net/newsview.asp?ID=769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