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回答

1收藏

【每周点评】第十七期:飞思卡尔无线充电发射板评测

 

回答|共 57 个

倒序浏览

41#

de6ian

发表于 2014-9-20 08:41:02 | 只看该作者

分享到:
效率,充电距离
42#

tryramtron

发表于 2014-9-20 12:51:40 | 只看该作者

幸得安然 发表于 2014-9-19 17:30
好问题,最后一个只能说国内有厂家做出一对多的无线充电,不过只是说增加电路跟线圈,像飞思卡尔这个就只 ...

是的,同时充多个一般就是用多个线圈了。
我当时是想问问,对于这个评估板的方案,假设同时放上去2个被充电设备时,是否是只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充电。按您说的检测到一个接收端并进行充电时就不会再与其它接收端通讯,那么肯定是对几乎同时进入可识别区域的2个设备择一充电。充电的物理原理类似耦合变压器、电磁炉,两个接收端有同样的线圈和电路,这时候没被通讯的那个的线圈是否也存在感应电压?接收端如何处理这部分耦合过来的能量?(我不了解Qi标准,所以有此好奇,谢谢解释^_^)
43#

dwwzl

发表于 2014-9-20 15:30:45 | 只看该作者

你使用过无线充电的产品吗?觉得体验下来怎样?
   使用过,感觉第一点就是距离近,需要中心对正,充电慢。

你有具体了解过市面上存在的无线充电方案吗?主要有哪些厂商?
活动中,了解过,比如德州仪器无线充电方案;NXP恩智浦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无线充电方案凌阳无线充电方案;还有很多国内ic厂家推出的方案。

无线充电产品很早就出现过,但是迟迟没有被普及?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我感觉 1,效率和尺寸等关键技术未能突破,2,电池和手机厂家的支持,3,消费者的了解程度和认可度。

目前较为成熟的低功率无线充电都遵循Qi协议,采用电磁感应原理,你了解具体是怎样工作的吗?

无线充电系统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如图所示,系统工作时输入端将交流市电经全桥整流电路变换成直流电,或用24V直流电端直接为系统供电。
经过电源管理模块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2M有源晶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初级绕组。通过2个电感线圈耦合能量,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经接受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为电池充电。
变化的磁场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其大小均与它们的变化率有关系,而正弦函数的变化率是另外一个正弦函数,所以电磁波能够传播出去,而感应电压的产生与磁通量的变化相关,所以线圈内部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压,从而完成充电过程。

你认为文中的飞思卡尔无线充电方案对比其它厂家的方案有何优势或者劣势?
飞思卡尔提供的适配器(5V/2.4A输出)设计得非常用心,在microUSB供电端处加上一个磁环,用于抑制共模噪声,防止适配器导线产生的干扰信号影响到无线充电电路。
WCT-5W1COILTX板子的特色功能。
  • 硬件上可以通过飞思卡尔触摸控制技术实现低功耗待机(<5mA)
  • 软件上可以通过FreeMASTER GUI工具对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配置、校准、调试
  • 触摸控制技术
  • 灵活配置
  • 超低功耗

前不久苹果年度发布会发布的Apple Watch正是采用无线充电方案,你觉得会给行业内的无线充电厂商带来什么影响?
带动作用非常的明显,能够大力促进相关技术联动升级

这篇评测文章能帮你了解飞思卡尔无线充电发射板么?文章内容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么,欢迎吐槽。
了解了很多知识,文章写的很想尽,观点很突出,非常好的文章和产品方案,希望多多出现。


评分

参与人数 1与非币 +10 收起 理由
EEboard爱板网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用技术,爱生活!
44#

奮闘ing

发表于 2014-9-20 17:25:00 | 只看该作者

mido 发表于 2014-9-19 17:23
我觉得你想要的答案是这样的
75%最高效率
辐射性就不得而知

谢谢,解答了我的问题~
45#

jwdxu2009

发表于 2014-9-21 19:49:06 | 只看该作者

看产品设计不错,我看法如下:
一。转换效率如何?
二。散热性好不好。
三。产品安全性。
   最重要一点,能不能提供给我测试 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与非币 +10 收起 理由
EEboard爱板网 + 10

查看全部评分

46#

huixianfxt

发表于 2014-9-21 21:22:59 | 只看该作者

  到目前还未使用过无线充电的产品,感觉应该是价格和兼容性限制其推广了呢,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无线充电的规范貌似很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呢!这肯定会给不同的手机厂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用的话,只能试想一下呢,应该使用起来还是蛮方便的呢!
   没有具体了解过市面上存在的无线充电方案呢,但是对于在这方面的推广来说TI还是很不错的呢,接触这篇文章之前没听说过飞思卡尔的无线充电方案呢,另外没有太多关注这方面的动态呢,貌似我国也有一个企业参与制定了相关无线充电规范呢,貌似搞得的不错呢。只是在新闻上看了一下呢,具体厂商的名字也不记得了呢!
   无线充电产品很早就出现过,但是迟迟没有被普及。相信大家对无线充电有一些了解的话就会知道无线充电的规范需要有统一标准呢,另外距离也是问题呢,基本上是需要把待充电的东西放在那个线圈上了呢,要是离的太远恐怕就不行了呢,虽然可以加大传输功率但是损耗的功率也会相应变多呢。
   目前较为成熟的低功率无线充电都遵循Qi协议,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简单点说就是:电生磁,磁生电呢!
   看了文中的飞思卡尔无线充电方案,感觉其设计还是很不错的。说说几个优点呢:1.通过飞思卡尔的触摸技术支持超低的待机功耗    2.可通过FreeMASTER GUI工具进行定制和校准   3.符合低功耗WPC Qi 1.1规范   。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出色的低功耗控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点,目前配备这样的校准工具的厂商应该不多吧!
   前不久苹果年度发布会发布的Apple Watch正是采用无线充电方案,就目前状况来说给行业内的无线充电厂商带来的影响还是有限的呢,毕竟无线充电还没有普及开来呢!再者无线充电仍有诸多限制呢。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通过这篇评测文章了解飞思卡尔无线充电发射板呢。另外也憧憬未来的无线充电方案带来更多的惊喜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与非币 +10 收起 理由
EEboard爱板网 + 10

查看全部评分

47#

shepherd

发表于 2014-9-21 21:33:59 | 只看该作者

自己没有无线充电设备,但是以前同事的Lumia 920就配有无线充电器,当时认为的无线充电应该是随便放在什么地方就能充电。当我们两个人捣鼓充电,我们都说这也太坑爹了吧,因为充电器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传输电能,充电板上还会有热能,我们还说这是“暖手宝”。当时有种错觉总是觉得无线可能充电比较慢,我们特意比较了一次,觉得充电的时间差不了多少,因此我也就认为充电效率差不多了。不太方便,因为要但是对手机而言无线充电就有点不太方便了,因为充电的时候不能移动。

当时也没有闲着,稍微关注了一下无线充电,电磁感应这个原理还是法拉第原理,电流通过线圈会产生磁场,充电设备的磁场的变化也就产生电压,实现了充电。看到TI,Freescale和Intel提供过充电方案,特别是Intel那个碗式无线充电器。
无线充电器出现很早,特别是特斯拉的设想,估计得有100年了吧,不论是手机还是其他设备都不要用到无线充电,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手机放在那里充电和直接充电也没什么区别,而且待机时间那么长不需要特别关注充电问题。但是随着各种电子设备越来越小,电池储能就成问题,比如Apple Watch或者智能手环,几乎需要每天充电,但是设备太小,设计一个USB接口不但影响美观,也不太适合小设备,需要配备充电接口来转接,无线充电会让小设备更加方便,就像Intel的充电碗,回来把手表放碗里第二天就可以拿着去上班了。
另一方面,Apple经常有自己特殊的接口,和别家设备的Micro USB,无线充电皆可以实现充电的统一方式。Apple Watch的出现可能会想当年iPhone那样催生充电宝的出现并推广一样,催生无线充电的标准配置化。因此特别看好无线充电的前景。


评分

参与人数 1与非币 +10 收起 理由
EEboard爱板网 + 10

查看全部评分

48#

expertss

发表于 2014-9-21 23:0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xpertss 于 2014-9-22 14:29 编辑

你使用过无线充电的产品吗?觉得体验下来怎样?
目前还没有使用过,价格比较高
你有具体了解过市面上存在的无线充电方案吗?主要有哪些厂商?
Ti NXP 飞思卡尔
无线充电产品很早就出现过,但是迟迟没有被普及?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目前无线充电普及还有很多的问题,充电效率和方便性还不能令人满意。总的来说无线充电需要接收端和发射端两部分,这样靠一家或几家公司很难推广,需要产业链整体的支持。比如手机端需要手机厂商支持,而发射端需要更多行业的支持。
目前较为成熟的低功率无线充电都遵循Qi协议,采用电磁感应原理,你了解具体是怎样工作的吗?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充电主要分为四种,电场耦合、电磁感应、磁共振、无线电波方式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的原理本质上就是一个电生磁,磁生电的转换过程,在发射端,通过给闭合线圈上   电产生磁场,而在接收端,将未上电的闭合线圈靠近磁场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再经过、整流、电压调节   等系列过程,最终提供给负载供电。当然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有能量的损耗   ,会发热等弊端,而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挑战这些门槛的极限。
  你认为文中的飞思卡尔无线充电方案对比其它厂家的方案有何优势或者劣势?
没有Ti的芯片易用,功能很全,比小厂功能完善可靠。
前不久苹果年度发布会发布的Apple Watch正是采用无线充电方案,你觉得会给行业内的无线充电厂商带来什么影响?
苹果总是能引领一些先进技术的普及,我相信无线充电技术也不例外!
这篇评测文章能帮我了解飞思卡尔无线充电发射板么。增加一些支持无线充电设备的实际充电测试

评分

参与人数 1与非币 +10 收起 理由
EEboard爱板网 + 10

查看全部评分

49#

yjglwyyjg

发表于 2014-9-22 11:44:10 | 只看该作者

很早以前就听说了无线充电这个概念,可是我一直没有享受到这个。不知道楼主推荐的这款无线充电装置的性能怎么样?这个无线充电设备安全性怎么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与非币 +10 收起 理由
EEboard爱板网 + 10

查看全部评分

50#

ladou

发表于 2014-9-22 17:15:00 | 只看该作者

treasuredog 发表于 2014-9-16 09:41
占楼,HOHOHO~~

明天就将结束,
期待你的点评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