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RFID芯片标签按工作频段分为哪些类别?这篇实用指南别错过!

10/31 14:26
169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RFID 标签按工作频段划分:一篇面向工程与产品决策的实用指南

要选对 RFID 标签,先把频段弄清楚——这是决定读距离、抗干扰能力、穿透金属/液体性能、以及能否被RFID读写器读到的第一道门槛。下面我把常见的频段、它们的技术特点、代表标准与典型应用场景一条条讲清楚。

RFID 按工作频段通常分为三类:低频(LF,≈125–134 kHz)、高频(HF,13.56 MHz,含 NFC)和超高频(UHF,约 860–960 MHz)。每个频段在读距、数据速率、环境适应性和标准生态上都有显著差异。

1) 低频(LF)——稳定、穿透力强,但读距短

工作频率:常见 125 kHz 或 134.2 kHz(靠近 ISM 低频段)。

读距:通常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典型为 <0.5 m)。

物理通信方式:以感应耦合(近场磁场)为主,标签对读器的能量依赖较大。

优点:对液体和金属附近的穿透/容忍度更好,抗干扰稳定;标签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数据速率慢、读取并发能力有限、读距短。

典型应用:牲畜耳标、动物追踪、门禁卡、接触式/近距离防伪、一些工业识别场景。ISO/IEC 18000-2 针对 LF 有描述。

2) 高频(HF,含 NFC)——中短距离、生态丰富

工作频率:13.56 MHz(世界通用频段)。

读距:稳定在几厘米到约 1 米(取决于功率与协议:例如 ISO 14443 为近距离,ISO 15693 为“邻近/远距”变体)。

物理通信方式:仍以感应耦合为主(近场),但协议支持更复杂的数据交换与加密。

NFC 关系:NFC 是 HF 家族中的一个子集,基于 13.56 MHz,并规定了更严格的互操作与近场应用场景(手机支付、点对点通信、卡模拟等)。因此,要实现手机直接读取/交互,首选 HF/NFC 标签。

优点:生态完善(智能手机支持、读写器多)、协议多样(支持防冲突、加密)、读写速度适中且互操作性好。

缺点:不能像 UHF 那样做大规模远距离扫描;在某些金属/液体环境下仍需做天线/封装设计优化。

典型应用:图书馆管理、门禁与员工卡、票务、电子钱包与手机交互、近场防伪标签(NFC)。

3) 超高频(UHF)——长读距、高并发、供应链首选

仓储与物流(托盘、集装箱、仓库盘点)、零售商品层级与包装盒追踪、车辆识别、工业流水线识别等。

4) 还有没有其他频段?(微波/2.45 GHz 等)

除了 LF/HF/UHF 这“三驾马车”,还有一些用在特殊场景的频段:例如 2.45 GHz 微波带或专用/军工频段。这类频段读距和速率表现各异,常见于有源 RFID、车载雷达式识别、以及某些特殊工业系统,但并非主流通用标签频段。选择前要看法规、功率许可与抗干扰要求。

5) 怎么选?把“需求矩阵”放到第一位

选择频段时,建议按下面的步骤做决策,而不是只看“价格”或厂商话术:

读距与场景:需要手机互联(NFC)→ HF;需要仓库快速批量盘点或车辆/托盘级别识别→ UHF;需要在潮湿/金属或动物体内工作→ LF。

并发量与速度:大批量快速读→ UHF;单点安全读写→ HF/NFC。

环境(液体/金属/温度):若接触金属或液体较多,要优先考虑 LF 或使用抗金属 UHF 标签并做读写器布局试验。

法规与频谱:跨国部署时,确认目标国家的 UHF 频谱范围和发射功率限制(不同区域不同)。EPC Gen2 / ISO 18000-6C 是 UHF 应用的事实标准。

生态与互操作性:若希望被手机直接交互或使用通用读写器,HF/NFC 在全球设备上支持度最好;UHF 在物流与零售有更成熟的产业链(阅读器、天线、标签制造商)。

6) 常见误区(别踩雷)

“UHF 永远就是最优选择”:不对。UHF 在远距/并发方面有优势,但在液体或近金属环境可能表现差,需要专门标签或结构改造。HF/NFC 在互操作性和安全性上更占优。

“NFC = 全部 RFID”:NFC 只是 HF 的一个子集,只有 13.56 MHz,不能代替 UHF 在供应链场景下的长读距能力。

7) 标准与参考

EPC Gen2 / ISO 18000-6C:主导 UHF 供应链级应用,频段 860–960 MHz(视地区)。

ISO/IEC 18000 系列:覆盖 LF、HF、UHF 各频段的空气接口规范(不同子标准对应不同频段,如 18000-2 为 LF,18000-3 为 HF,18000-6/63 为 UHF)。

ISO/IEC 14443 / 15693:分别对应近场接触式(如公交/门禁)和“邻近”较长读距的 HF 卡片规范(13.56 MHz)。

8) 给工程师/产品经理的实操建议(落地 checklist)

明确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所需读距 & 是否需要手机互操作。

在目标环境做现场读写试验(PoC):不同标签寿命、粘贴方式、天线朝向都会影响结果。不要只看实验室数据表。

若要跨国部署,先核查目标国家的 UHF 频段与功率限制,并选用合规读写器/天线。

对金属/液体场景,优先测试抗金属标签或考虑把标签从物体表面隔离(垫层/支架)。

若涉及支付/个人数据交互,优先考虑 HF/NFC,利用其成熟的安全协议与手机生态。

分类看起来简单(LF/ HF / UHF),但决定哪个“最好”必须回到具体使用场景:读距、并发、环境、合规与生态支持。把频段作为第一步过滤条件,然后通过 PoC 与标准对齐(EPC / ISO 系列)来完成最终选型。

鸟鸟科技

鸟鸟科技

鸟鸟科技专注于PDA手持智能终端和RFID读写器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硬件公司,主营产品有条码、二维码扫码手持终端、NFC手持终端、测温测振PDA、热成像手持终端、低频RFID设备、高频RFID设备、超高频RFID读写器以及巡检设备、Lora设备、人脸识别、证件识别PDA、ETC手持终端设备等等。

鸟鸟科技专注于PDA手持智能终端和RFID读写器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硬件公司,主营产品有条码、二维码扫码手持终端、NFC手持终端、测温测振PDA、热成像手持终端、低频RFID设备、高频RFID设备、超高频RFID读写器以及巡检设备、Lora设备、人脸识别、证件识别PDA、ETC手持终端设备等等。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鸟鸟科技专注于PDA手持智能终端和RFID读写器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硬件公司,主营产品有条码、二维码扫码手持终端、NFC手持终端、测温测振PDA、热成像手持终端、低频RFID设备、高频RFID设备、超高频RFID读写器以及巡检设备、Lora设备、人脸识别、证件识别PDA、ETC手持终端设备等等。

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