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营收增长!三安/京东方华灿最新“成绩单”出炉

10/30 11:26
272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昨天,“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意法半导体、天岳先进、扬杰科技的最新业绩(点击查看);今天,我们继续关注三安光电、京东方华灿的第三季度财报,详情请看:

三安光电:SiC/GaN持续取得进展

10月29日,三安光电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报告披露,前三季度,三安光电实现营业收入138.17亿元,同比增长16.55%;归母净利润为8860.1万元,同比下降64.1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29亿元,同比增长6.33%;基本每股收益0.02元。

第三季度,三安光电实现营业总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15.67%;归母净利润-8788.95万元,同比下降239.80%;扣非净利润-2.29亿元,同比下降263.99%。

对于净利润变动,三安光电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LED高端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业务营收规模及盈利能力同比虽均有提升,但集成电路中滤波器碳化硅业务对公司利润仍拖累较大。此外,政府补助减少、研发费用增加,以及贵金属废料销售定价与金价走势差异导致的投资收益下降,也对利润带来影响。

此外,“行家说三代半”关注到,今年以来,作为三安光电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布局,子公司湖南三安在碳化硅与氮化镓领域持续取得以下进展:

碳化硅领域

湖南三安拥有国内为数不多的SiC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制造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公司碳化硅业务围绕车规级应用,加快碳化硅 MOSFET技术迭代,并稳步推进与意法半导体合资的重庆 8 英寸碳化硅项目。截至目前,SiC产品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光伏储能等多个领域,覆盖全球超800家客户,累计出货SiC芯片/器件超过3亿颗。

氮化镓领域

湖南三安已实现硅基氮化镓产能2000片/月,完成约60家客户工程送样与验证;产品布局涵盖面向消费电子的650V GaN代工平台、工业级650V/30mΩ器件及高压900V器件;车规级GaN技术平台已完成低压器件定型,并正重点开发用于激光雷达动力电池系统的GaN产品,推动GaN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加速落地。

另据此前报道,2025年上半年,三安光电的集成电路业务(碳化硅为主)收入为14.99亿元,同比增长7.69%;湖南三安(碳化硅为主)实现销售收入达到 5.32 亿元,同比增长3.91%。

京东方华灿:GaN技术/平台实现突破

同日,京东方华灿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

报告显示,京东方华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29亿元,同比增长39.84%;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45.58%;扣非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28.12%。

第三季度,京东方华灿收入15.97亿元,同比增长50.37%;归母净利润-8024.81万元,同比增长29.07%;扣非归母净利润-9939.42万元,同比增长24.34%。

对于营业收入变动,京东方华灿指出,主要是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增加所致。

另针对氮化镓领域,京东方华灿此前表示,依托在光电子领域积累的深厚材料生长与器件工艺经验,他们正加速将高质量、低缺陷的氮化镓外延技术迁移至功率领域,为高压、大电流场景下的可靠性保驾护航。

今年5月,京东方华灿官宣以消费级650V GaN功率器件通过1000小时可靠性测试为起点,正式启动“消费级普及、工业级深化、车规级突破”的三级跃迁战略。为支撑该战略并持续增强技术竞争力,公司依托其完整的IDM模式,在多个关键技术环节取得扎实进展:

外延方面,京东方华灿基于自主研发的GaN外延结构,器件的横向BV从1400V提升至2000V+,有效提高器件可靠性裕量,并已开启1200V GaN的产品技术储备;

工艺线方面,流片通量及产品良率持续提高,进一步保障批量出货能力;

器件方面,除全面进行JEDEC认证外,已启动下一代平台的技术储备;

测试能力方面,已建立相关实验室,并匹配完善的品质体系。

 

本文发自【行家说三代半】,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