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盖世汽车研究院:车载显示功能开始从“信息显示屏幕”向“智能交互中心”转变

10/23 15:18
984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端口,车载显示产业正随着汽车智能化浪潮快速发展,成为塑造未来智能座舱体验的核心环节,产品也已从单一的中控屏发展为多屏联动系统。中控屏、副驾屏、仪表屏、后排娱乐屏等实体显示与HUD、智慧表面、车窗投影、无介质成像等新兴显示技术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实现移动智能空间交互体验。基于此,盖世汽车研究院重点从车载显示产业概况、市场应用、技术趋势、典型企业等方面展开分析,主要观点如下:

产业概况

1、车载显示以“仪表+中控”屏幕组合为主流方案, “无仪表+HUD+中控屏”等新方案正逐渐增多。从显示技术看,LCD是目前市场主流,MiniLED、OLED应用正在稳步提升。从投影技术看,TFT-LCD是当前主流方案,LCoS技术成为市场创新路线新的选择

2、归因于软硬件分离趋势及自身软件能力的提升,主机厂正简化供应链,在开发阶段直接对接面板/模组厂商,形成新型供应模式

市场分析

1、中国乘用车中控屏、全液晶仪表、HUD、后排娱乐屏等车载显示的搭载量及渗透率普遍增加,其中HUD、后排娱乐屏增幅明显

2、MiniLED、OLED屏加速上车,并向快速30万以内价格区间车型渗透,美系车型占比增加至37%

3、本土厂商在中控屏、HUD等市场占据主流地位,正加速抢占车载仪表市场

4、车载显示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25年车载显示核心硬件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

技术趋势

1、MicroLED车载显示技术加速突破,有望于2026年实现上车应用

2、基于Micro LED、OLED技术的可拼接、可滑移、可折叠、可弯曲的创新显示方案加速推出,车载显示向 “异形界面”演进

3、主流供应商与主机厂的同步布局推动车载无介质显示技术正从概念走向量产应用

典型企业分析

1、浦创智能:具备AR-HUD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基于DLP技术打造的49英寸AR-HUD已实现量产落地

2、天马微电子:车载显示产品覆盖仪表、中控、后视镜、吸顶屏和HUD等领域,已成功点亮7英寸Micro LED车载标准品

3、友达光电:推出基于Micro LED的智能座舱显示方案,通过“幻境全景天幕” 等设计,打造沉浸式驾乘体验

目前车载显示主要产品有中控屏、液晶仪表、副驾娱乐屏、后排娱乐屏、HUD、电子后视镜等。随着座舱交互多样化和移动空间需求的拓展,车企和面板厂商正在探索多种创新形态,如一体化联屏、智能表面、天幕显示、投影显示、无介质成像等多种显示品类产品不断涌现,满足多屏互联、多样性座舱娱乐体验和自然显示交互模式等需求发展。

从布局角度来看,传统双屏布局依然是各价格区间多数畅销车型主流布局方式。近年多出现大尺寸一体屏以及大尺寸HUD配置的车型,部分车型呈现”去仪表化“配置策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驾乘需求。

2025年1-8月,中国乘用车中控屏、全液晶仪表屏渗透率都超过77%以上,产品标配趋势明显。HUD渗透率从2024年1-8月的14.1%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17%,搭载量从188万辆增加至245万辆。副驾屏渗透率也在逐步提升,2025年1-8月渗透率约为7.4%,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5.9%有显著增长。后排液晶屏和流媒体后视镜作为相对新兴的车载显示设备,其渗透率虽然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但增长趋势明显。

随着用户对车内显示屏幕画质要求提升,座舱内显示屏分辨率、色彩还原度和对比度都向高清化发展。目前市场中的显示技术主要包括LCD、OLED、Mini LED、Micro LED等,其中LCD为主流显示技术,2025年1-8月市场份额占据95%左右。OLED 屏对比度高、视角宽、响应快、功耗低,可以做成柔性曲面屏,但由于其自身依靠有机物实现发光,存在烧屏现象。Mini LED是自发光技术,依靠无机发光二极管,以Mini LED作背光的LCD技术弥补了传统LCD窄色域、对比度低的劣势,是未来车内屏幕显示技术优先选择。搭载OLED和Mini LED技术的产品开始在30万元以内车型快速提升,2025年1-8月市场占比接近85%。Micro LED显示具有自发光、高发光效率、低功耗、高亮度、寿命长、高对比度等优点,但是目前发展瓶颈在于良率低带来的高成本,巨量转移、全彩化等问题尚未解决。

上海浦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浦创智能”)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研发能力的前装智能汽车座舱一体化零部件供应商。公司已完成AR-HUD、W-HUD和车载冰箱等多款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量产,与多家头部主机厂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在HUD产品领域,浦创智能全面覆盖DLP、TFT、LCoS三种投影技术路线,具备HUD畸变矫正算法、AR融合算法、杂散光处理、双自由曲面设计、系统设计、阳光倒灌抑制等技术能力。通过全栈自研核心算法和多重领先光学技术,推出了多款基于DLP技术的AR-HUD产品。

浦创智能自研增强型电子架构,自带AR-Creator,显示基础驾驶信息的同时实现变道指引、碰撞预警显示、领航辅助、盲区检测、非机动车识别显示等功能。公司推出的49英寸AR-HUD基于DLP技术和增强型电子架构打造,该产品视场角FOV>9°X3°,成像距离VID>7.5m,体积11.2L,最大亮度≥12000cd/㎡,通过技术集成解决了色差、清晰度、亮度跳变、均匀性不一致、光斑、高速电路EMC不通过等问题。2023年3月上市的上汽名爵MG7搭载了浦创智能的49英寸AR-HUD,同时也支持AR实景导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