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从华强北到全球60国:这家LED黑马如何杀出重围?

原创
10/23 08:17
1140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芯耀访谈》系列文章

张红芳,成兴光总经理助理 | 人物

技术、行业洞察、出海 、营销与企业治理 | 话题

在深圳华强北喧嚣的电子市场里,成兴光总经理助理张红芳回顾着公司十二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从华强北创业起家,如今在深圳宝安和湖北荆门拥有两大生产基地,月产能达1000kk,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她平静的语气中透着自豪。

从华强北到行业黑马

2012年,成兴光在深圳华强北诞生。这里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对全球电子行业趋势与价格波动极为敏感。

“公司创始人来自善于经商的潮汕地区。在华强北的营商环境中,他敏锐地察觉到LED行业的商机,从最初的代理贸易起步,在积累第一桶金与行业经验后,逐步投资建厂,完成了从贸易到实业的转型。”张红芳介绍道。

这一转型战略在2017年迎来关键节点——成兴光决定在湖北荆门投资建厂,规划用地约100亩。“当时公司虽有一定资本积累,但跨省建厂投资巨大,且面临与深圳总部协同管理的挑战。”张红芳回忆,“湖北当地政府提供了招商引资优惠,为项目落地创造了关键条件。”

LED行业十年蝶变

回顾过去十年LED行业的变迁,张红芳如数家珍。

发光二极管属于节能减排的产品应用品类,应用领域非常广。涵盖数字化转型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她分析,“从国内来看,目前许多企业正积极通过成本控制来提升竞争力。与此同时,政府在政策层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功率LED领域的国产替代成为关注焦点。“工业与汽车应用,是当前功率LED国产替代的核心阵地。”张红芳指出。

然而,国产化之路仍面临挑战。“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与欧司朗、飞利浦、LG、首尔等国际领先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芯片设计、材料、制造工艺及光效、光衰控制、色彩一致性、长期稳定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寻找增长新引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兴光锁定了几个高增长细分市场。

汽车照明无疑是增长势头最强劲的赛道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汽车智能化浪潮,从车外照明到大灯、贯穿式尾灯,再到车内氛围灯,对LED技术的需求和升级迭代都极为旺盛。”张红芳表示。

此外,特种医疗与健康领域也是成兴光重点布局的方向。“除了医疗消毒设备,用于健康照明、光疗等领域的紫外LED和特殊波段光源也展现出持续的增长潜力。”

智能家居与个性化消费照明同样充满机会。“从提供基础便利的智能小夜灯,到提升生活品质的美甲光固化灯、植物补光灯,再到塑造空间情绪的氛围照明等众多‘光+’消费场景,市场细分程度高,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破局“内卷”,扬帆出海

面对国内市场的“内卷”,成兴光选择了出海之路。

“当前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其根源在于国民勤奋特质与普遍的生存压力。后疫情时代,尽管政府鼓励消费,但消费者意愿疲软,导致企业普遍陷入‘低价抢市场’的恶性循环。”张红芳直言不讳。

为此,成兴光自2024年起通过新设子品牌“Stellar fire”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客户覆盖已触达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出预期。客户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市场,美国最多,其次为欧洲的德国、波兰及日韩等地。”她介绍,“虽当前订单量不大,但客户试用意愿强烈,表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具备初步认可度与性价比吸引力。”

在这一过程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成兴光构建了独特的全渠道销售网络,为其全球化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内市场,公司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通过立创、云汉、世强硬创等平台结合线下直接服务,其中线下仍是主力渠道。

国际市场,成兴光构建了"平台+代理+主动开发"的立体渠道体系。公司已成功入驻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平台得捷(Digi-Key),并积极接触艾睿(Arrow)、安富利(Avnet)等其他国际平台,以此提升品牌全球曝光度。同时,在波兰、韩国等地发展了代理商,全部源于海外客户的主动邀约。此外,公司外贸团队也在持续进行客户主动开发。

"公司积极出海的深层动力,是渴望通过真实的国际用户反馈来检验和提升产品力,从而倒逼自身迭代升级,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在国际市场上立得住的知名品牌。"张红芳强调。

构建核心竞争力

成兴光的战略目标是跻身中国LED产业第一阵营,成为国内前十的行业领军者,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价比、高品质的LED解决方案。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价格,更构建于一个由品质、认证与服务组成的稳固三角体系。”张红芳阐述道。

品质与品牌信誉是基石:“凭借十余年的行业积淀,品牌在国内已建立起良好声誉。通过生产环节的层层把关,持续降低不良率,以稳定可靠的产品赢得客户长期信任。”

资质认证是敲门砖:“我们高度重视并持续投入国际认证,如ISO 9001、IATF 16949、AEC-Q102、LM-80、IEC 62471、SGS、RoHS等,确保产品从源头符合全球标准。此举为客户提供了关键支持,使其终端产品能顺畅进入国际市场。”

如今,成兴光的合作伙伴已涵盖比亚迪、小米、长安汽车、奥克斯、科沃斯、雅迪等行业知名企业。

“要进入这些头部企业的采购体系,供应商必须满足一套严格且完整的资质、品控与服务标准。”张红芳透露,“这不仅是入门门槛,更是长期合作的基础。”

未来的战略要地

面向未来,成兴光已明确两大战略方向。

“为应对国际贸易挑战并深化出海战略,公司正启动两项关键布局:建设海外仓和推出成品子品牌。”张红芳介绍。

建设海外仓的核心动因是当前高额关税和物流不确定性;“计划在欧盟设立海外仓,以优化物流时效、降低综合成本,并规避直接贸易限制,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

而成品子品牌“Stellar fire”则意味着战略升级:“从LED灯珠向成品灯带延伸,实现产业链价值提升。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不同防护等级的产品系列。成品业务能直接消耗自产灯珠,形成内部产业链闭环,拓宽市场空间。”

资本与人才战略

企业扩张离不开资本投入,但在这一问题上,成兴光保持谨慎。

“为支撑未来的产业布局与渠道拓展,在资金融资与高端人才方面存在潜在需求。然而,目前暂无具体的对外融资计划,研发与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的利润再投入。”张红芳表示。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约占营收的15%。“研发团队目前拥有10-20名研发人员,总员工数深圳总部近百人,湖北工厂则拥有数百名员工,以支撑规模化生产。”

在人才战略上,公司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我们积极吸纳高学历人才,以提升公司对外形象、技术沟通能力与综合实力。同时高度重视个人实际能力,对于学历一般但擅长客户拓展或具备其他专长的员工,公司会最大化地发挥其优势。”

中国LED的黄金窗口期

在张红芳看来,当前正是中国LED企业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外部限制虽然短期内带来了技术挑战,却极大地激发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决心。或许我们的起步会晚几步,但一旦实现技术突破,凭借中国庞大的14亿人口市场所构筑的规模化应用优势和内循环潜力,我们不仅能迅速完成国产替代,分得巨大的市场蛋糕,更将在全球竞争中建立起不可小觑的竞争力。”

站在成立十二年的新起点上,这家从华强北走出的LED企业,正朝着“全球LED行业知名品牌”的目标稳步迈进。在其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从贸易到制造,从制造到智造,从国内到全球,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有力。

来源: 与非网,作者: 夏珍,原文链接: /article/1907050.html

成兴光

成兴光

深圳市成兴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同年建立了自主品牌“XINGLIGHT”。我们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发光二极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拥有国家高新技术资质的民营企业,目前也是深圳电子商会副会长单位、照明半导体产业促进会理事单位

深圳市成兴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同年建立了自主品牌“XINGLIGHT”。我们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发光二极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拥有国家高新技术资质的民营企业,目前也是深圳电子商会副会长单位、照明半导体产业促进会理事单位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