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芯片圈炸锅了——ASML暗示中国市场需求“明显下降”、美光宣布退出中国服务器芯片业务、英伟达的中国销售额,直接归零!三家全球芯片巨头集体“撤离中国”,这到底是地缘政治下的必然结果,还是一场被误读的产业转折?让我们从头捋一捋这场看似“撤退潮”背后的真相。
一、ASML
ASML是谁?
全球唯一能造EUV光刻机的公司,被称为“芯片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最新财报显示,ASML第三季度净订单额54亿欧元,同比暴涨105%,但CEO Christophe Fouquet却话锋一转:“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将明显低于2024与2025年。”也就是说,ASML的订单在涨,但中国在降。
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国产替代正加速。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这一批中国设备企业正在一点点蚕食ASML的市场。几年前,中国晶圆厂几乎离不开ASML;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已经能实现“可用、能跑、够用”。ASML并非“被赶走”,而是被国产化浪潮推着,走到了转折点。
二、美光
美光,这家全球第三大存储芯片厂,过去对中国市场依赖极深——2024财年,中国营收高达34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2%。但自2023年起,中国对其发起网络安全审查。理由很清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结果,美光被挡在了中国数据中心市场之外。而那一年,中国的数据中心投资暴涨9倍,达到247亿元!一边是市场狂飙,一边是政策封锁,美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今年,美光宣布退出中国服务器芯片业务,并裁员300人以上。虽然嘴上说“中国仍是重要市场”,但在现实中,长鑫、长江存储、兆易创新……早已在它的空位上扎根。
三、英伟达
要说这次撤离中最戏剧性的,还得是英伟达。这个AI芯片之王,几乎垄断了中国AI算力市场。2023年前,中国AI企业的GPU几乎全是A100、H100。那时候,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占率高达95%。但美国的出口管制让一切戛然而止。
A100、H100、H200全禁,即便推出“特供版”H20,也没人买账。黄仁勋无奈地说:“伤害中国的事情,往往也会伤害美国。”他没说错。中国拥有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没有算力、没有芯片,他们照样搞出了华为昇腾、壁仞科技、燧原、沐曦……英伟达的退出,反而加速了中国AI芯片的成长。从“唯一选择”,变成“可以被替代”,英伟达的神话,正在中国市场被改写。
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