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驱动力,而AI芯片作为算力基石,直接决定了AI产业的发展速度与上限。 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呈指数级增长,智能应用加速渗透千行百业,实现底层芯片的自主可控,不仅是应对“卡脖子”风险的关键举措,更是我国实现下一代计算主导权的战略选择。
在此背景下,由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和与非网联合主办的“AI芯片与智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和“云边无界AI技术分论坛”,将于2025年10月1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展馆(论坛7)隆重举行。其中,“AI 芯片与智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聚焦AI应用驱动的云端与边缘芯片设计及智算中心产业生态,“云边无界 AI 技术分论坛”则聚焦云端和边缘侧的AI芯片技术以及应用解决方案的分享,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从业者的技术交流和互动。
本次论坛作为2025湾区半导体大会的核心议程之一,将汇聚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AI芯片厂商、智算平台、云服务商、EDA/IP供应商等,共同探讨AI驱动下的芯片设计革新、智算中心效能跃升与产业生态协同之道。
论坛期间,《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将正式发布,该白皮书由与非网和深芯盟深度调研编撰,旨在全面梳理国产AI芯片的技术演进、产业格局、落地挑战与未来趋势,为从业者提供前沿洞察与决策参考。

白皮书核心亮点前瞻:
1. 深度解构产业变革与核心挑战
白皮书指出,国产AI芯片产业正经历从“技术突围”到“生态崛起”的深刻变革,并精准剖析了当前面临的三大挑战:架构主导能力、软件生态短板、规模化落地难度,揭示了在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之间取得平衡的迫切性。
2. 系统梳理创新方向与突破路径
白皮书从主流架构演进(x86、Arm、RISC-V、GPU、DSA)与前沿技术创新(稀疏计算、FP8精度、存算一体、Chiplet、光电融合)两大维度,系统梳理了国产芯片的技术动向。其中,稀疏计算被视为“下一代算力效率革命”的关键方向,华为、寒武纪、云天励飞等企业已在此领域实现前瞻布局与产品落地。
3. 全景呈现国产芯片企业生态
白皮书收录了包括CPU、GPU、AI SoC在内的数十家国产芯片企业信息,涵盖华为海思、海光、飞腾、龙芯、平头哥、沐曦、壁仞、摩尔线程、燧原、瑞芯微、全志等代表性厂商。
4. 聚焦四大核心应用场景:智算、智驾、机器人、端侧AI
白皮书指出,政府与金融数据中心、智能驾驶、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已成为国产AI芯片落地突破最快的领域。在机器人领域,工业协作机器人 被认为是最可能率先实现国产芯片规模化落地的场景。而在端侧市场,智能汽车、具身智能、智能手机等场景共同构成AI芯片的蓝海机遇。
5. 基于广泛调研数据,白皮书揭示了国产AI芯片:
- 技术路线和硬件能力,包括核心架构偏好、云边协同瓶颈、以及产业化挑战等;
- 量产和落地瓶颈,包括市场化核心障碍、生态构建关键、以及有效合作模式等;
- 应用前景和生态联动,包括部署模式、国产化突破点、以及落地前景等。
调研结论指向“软硬协同、生态共建”。白皮书强调,国产AI芯片的未来竞争不仅是硬件性能的比拼,更是软件栈兼容性、工具链完善度、开发者生态成熟度的系统性竞争。
本次论坛与白皮书的发布,旨在为产业界、学术界和投资界搭建一个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推动国产AI芯片技术在创新中突破,在协作中成长。10月16日,让我们齐聚深圳会展中心,见证国产AI芯片的生态崛起,携手擘画智能算力的未来图景。
更多论坛详情与报名通道,敬请访问:/event/semibay2025/
来源: 与非网,作者: 张慧娟,原文链接: /article/1900975.html
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