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短波电台板卡深度拆解:每一颗磁环电感背后的设计逻辑

09/15 09:39
1956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本文从电源输入、功放发射、滤波选频、收发切换到整体布局,逐一解读短波电台核心板卡的关键电路设计。通过对电源滤波、功率放大器、七段低通滤波器及天线切换电路的分析,直观展示电台在 1.8–50 MHz 频段下的工程实现细节。文章结合实物版图,揭示射频传输、功率合路、反馈均衡等设计思路,为理解短波电台硬件架构提供完整视角。

01、电源输入电路

电源输入部分采用两级共模滤波结构,有效抑制电源纹波和干扰。同时增加了电流采集与监测电路,用于保护和反馈。输出为整个电台的发射与后级电路供电,保障电源稳定性。

02、发射功放电路

射频输入与驱动:射频信号经飞线输入,依次放大后通过传输线变压器(巴伦)进行阻抗匹配与功分。功率级合路:PA2 两颗功率管合路后,再功分驱动 PA3 后级,两级合路输出至滤波器。反馈均衡:放大部分均采用反馈回路,提升整个频段的均衡性,保证输出稳定。

03、发射输出滤波器

发射端采用 7 段低通滤波器(每段为 5 阶结构),覆盖 1.8–50 MHz 频段。切换方式:通过射频继电器选择不同频段。线圈结构:磁环与空心线圈结合,Q 值高,滤波效果好。

04、接收 / 发射切换电路


输出监测:发射功率监测采用磁环耦合方式设计,用于实时检测输出功率。收发切换:天线接口部分由继电器控制,可在发射与接收模式之间切换。

05、整机布局

Figure 1接收发射切换版图

Figure 2输入电源滤波电路版图

Figure 3功率发射部分放大(功放)版图

Figure 4发射输出滤波器版图

Figure 5整个电台版图布局图整体布局干净整洁,模块分区明确:电源 → 功放 → 滤波 → 收发切换,形成完整的短波电台发射架构。

总结

本文展示了短波电台核心板卡的电源、功放、滤波与收发切换电路的设计要点。其特点是电路划分清晰,采用反馈提高频段均衡性,滤波器性能优良,整体体现了工程化设计思路。

声明:本文仅为技术研究与电路设计思路分享,不涉及任何整机生产与应用,亦不具备完整电台通信功能。文中所有图片、版图及描述内容,仅用于学习、讨论与参考之目的。

相关推荐